1 帝國時代(2 / 3)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科技可供研發,可讓文明比起其他競爭中的其更具優勢(例如:更佳的裝甲和防衛單位、更強的建築物配以更遠的視野)。各種研發須在特定的建築物進行並耗費不同數目和種類的資源,還需要已研發一些較低級的科技或達到一定時代。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特色,能夠研發自己的獨有科技。

《帝國時代》是個由Microsoft出品的即時戰略遊戲,在E3上拿了最佳即時戰鬥遊戲大獎。遊戲充分吸收了《魔獸爭霸》和《文明Ⅱ》的優點,遊戲畫麵非常精細,色調非常明亮,而不象《魔獸爭霸》那樣灰暗,連人在陽光下的陰影都曆曆在目。越過龐大而又充滿動感的片頭動畫進入遊戲,《帝國時代》在畫麵上下的工夫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分辨率高達1024*768的畫麵上,草原上瞪羚在無憂無慮的吃草;天空中雄鷹在自由地翱翔;海洋中鯨魚在水麵上忽隱忽現……就是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之上人類開始了文明的創造。

遊戲製作小組高超的3D建模技術和動畫設計,在任何遊戲細節上也不忘顯示一番。譬如:村民伐木回來時手捧木材走路晃晃悠悠的沉重感,瞪羚在村民經過時驚慌逃走的樣子。可以說在圖像方麵《帝國時代》確實是事無巨細,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對於遊戲的內容來說圖象的精美隻不過是緊張戰略中的點綴而已。應該說Microsoft很慶幸地請到了在遊戲曆史上霸占排行榜時間創記錄的《文明》的副製作人BruceShellev負責的Ensemble小組來製作《帝國時代》。

BruceShelley秉承一貫的2C(Civelizatio)政策第一次把“文明”的火種引入即時戰略遊戲中。世界各地12個代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種族為了生存與大自然搏鬥;為了野心與異族拚殺。遊戲曆經石器、工具、青銅器、鐵器四大時代,可以說是一部活生生的人類文明史。每進入一個時代,就可以發明更多的科技,有了新科技就可以製造更多的科技常常使玩家沉醉在科技發展升級帶來的樂趣中,而忽略了造兵去征服世界。而遊戲的製作者也為這部分玩家考慮:遊戲並不以消滅敵對人作為唯一的勝利手段。當科技和經濟發達到可以第一個建造世界奇跡時,隻要玩家保持自己建造世界奇跡2000年不被異族摧毀(2000年!?放心,這是遊戲時間,大概是15分鍾左右),就取得了勝利。當然如果玩家收集齊了上古傳下來的古物(Articraft,就是像手推車似的東西)或者占領了所有的古代廢墟(Ruins)並持續2000年的時間,也能取得遊戲的勝利。多種的遊戲勝利方式,使得遊戲戰略複雜了許多。玩家必須在遊戲的一開始就對所要達到的目標作到心中有數,才不會在遊戲中又想消滅敵人,又想創造世界奇跡,到最後由於舉棋不定被異族消滅。

《帝國時代》也吸取了紅極一時的《魔獸爭霸》和《C&C》在操作上的長處,並融會貫通。既有《魔獸爭霸》的中建造物品的快捷鍵,又有《C&C》中的“Ctrl+#”式的定組方式。可以說《帝國時代》是當時、乃至是今天操作性最好的即時戰略遊戲了。

同時,《帝國時代》也去除了以前幾乎所有的即時戰鬥都具有的幾大弊病。以前的即時戰鬥遊戲大多隻有一種、兩種資源,可以製造出如同蝗蟲一般的部隊,更可怕的是可愛的電腦除了隻在遊戲的開始對你進行近乎瘋狂的攻擊外幾乎不會再對你構成多大威脅。它打贏了則罷休;如果在第一、二次攻擊中都未能取勝,就肯定不會糾集部隊進行第三、四次衝擊,而且會從此變成一隻人見人愛的小綿羊。此時,你就可以用任意一種你認為好的方法來蹂躪它。很過癮吧!但是,與此同時你是否也感到一種無奈與悲哀,也發出過無力的狂嘯。難道就真的沒有好的東西值得玩嗎!唉,痛苦!不要著急,《帝國時代》最大的特色在於對資源的開發上更加接近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從進行遊戲的資源來看你必須要有四種足夠的資源才能夠製造出你想要的部隊和城池,而且每種資源的形態都不一定相同。光木材來講大概就是十種左右。在不同的地區長著的樹都是不一樣的,其間點綴著一、兩株斑禿的枯椏。加之那辛勤的農夫偶爾喪命於樹叢中被饑餓困擾得精神百倍的雄獅口中;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們為了城市的建設不得不來往於曠野之上追趕著成群的野鹿,圍攻可怕的鱷魚;更有甚者麵對皮堅肉厚的大象也大開殺戒;要不就嚐試一下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生活,看看彎弓射雕的滋味;要不,就體會一下撐著小魚船出海打魚的情趣。真還有點回到了幾千年以前的世界的感覺!其他遊戲中機械單調的資源采集在《帝國時代》中變得多姿多彩。遊戲中各個文明可生產戰車、騎兵、弓箭手、魔法師等部隊,並且每個部隊的生產與升級都需要不同的資源。如農民、騎兵、步兵等人類部隊的生產與升級隻需要食物,而戰車的生產就需要木材。避開其它即時戰鬥遊戲中金錢萬能的模式,這就使遊戲的安排更加接近真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