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建國 氣韻神遊 物我兩忘
Q=《俏麗》BOSS L=冷建國
以筆為骨 以墨成韻
Q:您既是一個身兼數職的文化幹員,又是一個書法藝術的實踐者,如何衡量這二者間的關係?
L:目前,我在蘇州市文廣新局藝術處從事美術管理工作。主要從事蘇州美術事業的管理、策劃、推廣等工作。工作中,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握美術發展建設的規律,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為推動蘇州美術創作與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蘇州是“吳門畫派”的發祥地,我同時又在蘇州國畫院兼職。在深挖地域文脈資源的基礎上,在各級領導的重視、支持下,我們做好傳承與創新,積極打造蘇州的文化名片——“新吳門畫派”。如今,101我們在全國不斷推廣蘇州的“新吳門畫派”,並在歐洲、美洲、亞洲廣泛開展巡展。今年九月份,我們還將要到台灣進行巡展。“文化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我希望盡自己綿薄之力,把最優秀的蘇州美術文化帶向世界,讓國內外受眾接受並喜愛蘇州的美術文化。身為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我理應站在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上審視藝術,將所看所感,融會貫通,運用到我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去。同時作為一名藝術的實踐者,書法藝術能鍛煉我的意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水平等,反過來對我的行政工作幫助頗多。
Q:您何時開始練習書法?當時出於什麼機緣喜歡上這門藝術?
L:上小學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寫的板書特別好看,促使了我想寫一手好字的念頭。另外,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看到隔壁的一個學長,經常坐在小桌子前練習毛筆字描紅。當時,感覺他寫的字特別漂亮,於是,我自己也開始練習寫字。由於那個年代,條件比較艱苦,印刷技術相對落後,幾乎沒有碑帖可以臨摹。當別人慢慢開始臨摹柳公權和顏真卿的字帖時,我隻能向他們借來,連夜把字雙鉤描摹下來,第二天再把字帖還給人家。當時父親“從其近十年的創作來看,他繼承了傳統的人文精神,保持了”遊於藝“那種人生的境界;通過富有個性的筆墨語言,塑造了蘊涵生命意義和時代審美價值的獨特書風。”潘振元老師如此評價冷建國。初次會到冷建國,他為人嚴謹樸實,談吐中總透著一股書家風範。他身兼數職,卻總能在冗務與書法創作間尋求平衡點,保持氣韻遊於心,物我皆兩忘的精神氣節。觀其作品,氣勢渾厚、枯潤相宜、筆酣墨飽、形隨勢變。每個字都可看到其背後深厚的書法功底和深遠的藝術境界。看我如此喜愛書法,就下定決心要為我找一位先生,進行係統的學習。我十三歲的時候,父親給我找了兩位老師,他們看過我的作品後,非常實在,跟我父親說教不了我,因為他們認為我的水平和他們不相上下。之後,父親說有機會接觸到著名書法家潘振元先生,但前提是必須先看我的作品。我就一口氣寫了四整張楷書作品拿給先生看,先生過目後,認為我的基礎很紮實,破例收我為他的第一個入室弟子。先生不收學費,也不像現在的一些老師急於求成,他讓我每個星期去他家裏一次,並跟我係統講解書法之道,希望我能先從漢碑(《張遷》)入手,研究古人之氣,培養我獨立習作的能力。在先生的引領下,我逐漸體悟書法的學習規律,參悟書法的運筆結體、章法構成、墨色處理等要訣,同時接受為人處世之道。
Q:您認為書法藝術的精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