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鴻雲社的出現(2 / 2)

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章程,有效的把兄弟們籠絡起來,靠明確的紀律將他們約束起來,否則這樣下去,隻會越來越亂,最後無法掌控。

想到這樣,張銳心中突然竄出了三個字,“鴻雲社”。

這是張銳在海豹的時候看一部小人說看到的名字,張銳覺得起的非常好,霸氣不失文雅,高端不失痞凜,絕對可以詮釋他們的兄弟情義以及闖蕩天下的決心。

“鴻雲萬裏飄紅,銳氣千年縱橫,鐵骨百人崢嶸,兄弟十指征程。”

緊接著,張銳便做出了一首今後幾十年,數萬鴻雲社幫眾都熟記在心的詩句,這便是他們的全部內意,鴻雲社的核心綱領,有了這樣的教義,過去那些鬆散的弟兄全都像上了發條一樣,規規有序,再無亂步之疑。

!!!

畢曉芙和陸大維這兩天一直在鑫振村的身上下力氣。

陸大維負責搞好村書記和當地的一些三教九流關係,而畢曉芙則負責跑上麵的一些手續和對應負責人的關係。

說實話,陸大維這兩天做的很盡心,每天都收著自己的大少脾氣和粗俗的村書記以及幾個鑫振村的混混頭打交道,基本上也就是吃飯喝酒,聊天打屁,送錢送卡,洗腳洗浴。

這些爛俗的招式對待這些人,依舊很管用,他們沒有什麼組織監管,膽子很大,隻要陸大維敢送,他們就敢收。

而且隻要錢到位,那什麼都好說。

外地的開放商想來一個村子裏搞開發,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因為這裏是最基層,什麼人都有,什麼人都可能幹上一個不起眼的職務,可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職務能壞了事。

按理說,以陸大維的身家完全沒必要把這些低層次的人放在眼裏,可想在他們這裏發財,還就得敬著這些一口粗話,吃飯時吐沫星子滿天飛,連郵箱都沒有,圖紙不會看,不知回報率,產出比,為何物的文化盲人。

沒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腳下有土地,而且土地因為城區的不斷擴張,而逐步成了寶地,成了商家必爭之地。

要想在這裏混跡,除了先把上層關係理順,還要把村裏明著能說了算的村書記和暗裏能說了算的土蛋混混都處理好才行,這裏麵的學問也是陸大維最近研究的,跟他們打交道,按往常跟市府交流的經驗是不行的,就得走土辦法,走低俗路線。

過去送領導,可能稀奇的玉石,名家的名畫,名字更高雅實用,可送他們這些俗人,那就得送個什麼純種藏獒,什麼大金鏈子,大金表,那才能彰顯誠意,否則,送個齊白石的畫,他們都得撕巴撕巴扔到村東頭廁所當廁紙。

曉芙中午又要接待一幫市發改委的領導,訂在了黃龍大酒店。

(今天我這裏下雪了,天氣猛降十幾度,兄弟們那呢?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