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真實(1 / 3)

21.真實

焦凱說到這,忍不住又點燃了一支煙,接著說:

“你看日本這方麵,就做得挺成功,女人一旦結婚,就不再工作,盡心盡力的侍奉丈夫和孩子。你看日本男人多威風,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人。日本男人一進屋,‘咳,我回來了,’日本女人忙著小跑迎出來給男人解鞋帶,找拖鞋;然後幫著男人脫外衣,脫下外衣給掛上;打一盆洗臉水,拿著毛巾、香皂在一邊侍候,洗完臉,再把水倒掉;跪著給男人盛飯、倒酒,吃完飯女人收拾碗筷,給男人倒一杯茶水,給男人點著煙,男人看報紙,女人再洗碗涮鍋,收拾廚房,然後放好洗澡水,給男人鋪好被,幫著男人洗澡。男人洗完 了,女人再洗。男人躺到被窩裏,很不耐煩地說‘咳,怎麼還不過來,磨蹭什麼?’女人忙應答‘就來,就來,’然後就規規矩矩躺到男人身邊……”

焦凱一邊說著,一邊有些得意忘形起來,好像他自己變成了日本男人似的,用力一摟蘇曦的腰說:“咳,怎麼還不過來,磨蹭什麼?”

蘇曦掐了一下焦凱的臉說: “你可不能今天晚上讓我做日本女人,明天白天又讓我做中國女人,我明天開始不上班了,就在家伺候你。”邊說邊躺在焦凱身邊:“其實我真不願意上班,在家伺候伺候老公和孩子,做一個賢妻良母也挺好的。”

焦凱一看蘇曦附和著自己,越發來了情緒:“同是亞洲,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這與他們國家的媒體宣傳及輿論導向有關,男孩兒女孩兒上的學校不同,學習的內容也完全不同。人家從小就向孩子灌輸:男孩兒就應該像男孩子,女孩兒就應該像女孩兒。家庭教育的方式也不同,重男輕女,男孩就應該像男子漢,頂天立地,在外麵要獨擋風雨,要養家糊口,實現人生價值。而女孩兒就要求她溫柔、體貼,學做女紅、烹任、茶道、插花,等等,他們不僅要學習怎麼討得男人的歡心,還要學習如何教育下一代。”

“日本及韓國的男孩子都是從小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男人接受女人伺候覺得天經地義,而社會也是這樣告訴他們的;女人要不是如此,反倒不正常了,會遭到家庭、社會的一致反對。”

焦凱平時就最反對女人出來工作,他認為自己在家裏沒地位、蘇曦對自己不好、夫妻關係不合都同女人出來工作有關,所以一說起這方麵的話題,他就牢騷滿腹,滔滔不絕。

“咱們國家總是鼓勵女人要有事業有追求,要實現自我,大力宣傳女強人,使整個社會陰盛陽衰。比如女大學生要是找不到用人單位,我們的宣傳機構就連篇累牘地報道,給用人單位施加壓力,甚至婦聯還會出麵幹涉,什麼歧視婦女啦,男女不平等啦,所學非所用啦等等,好像是多麼大的事情;中國的女孩兒不論什麼學校畢業的,都得參加工作。誰要是不參加工作,那就成了稀奇古怪的事情,在人們眼裏變得不可思議。”

“人家日本和韓國的女人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很高的,女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都是嫁人以後不出來工作的,在家教育下一代。我們國家不用說研究生,就是普通的女大學生,如果嫁人後不再出去工作,那麼,首先她的父母就會反對,沒有了工作,你到老了怎麼辦,萬一男人不要你了怎麼辦?”

蘇曦插話說:

“最主要的是國情不一樣,在中國隻靠男人掙錢不能養活女人和家庭;另外,就是觀念問題,同學、同事、親朋好友、社會方方麵麵都會不理解,甚至會說‘你那書都白念了,白受了高等教育,沒有找到用武之地。一輩子沒有出息’,特別是政府機關公務員那更是舍棄不得。”

焦凱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