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稻穀收成後碾去外殼,即為糙米,含有比胚芽米和白米更完整豐富的營養。口感較白米硬,煮前先泡水。
長糯米長糯米外形細長、白色不透明,口感軟黏,較不適合煮粥,多用於製作粽子、飯團、釀酒。
圓糯米圓糯米外形短圓、白色不透明,口感軟黏而有甜膩味,適合煮甜粥。
秈米外形細長透明,煮米飯口感較幹鬆,較適合用來炒飯、製作蘿卜糕、米粉、肉圓等米食糕點。
薏米有大小薏米之分,大薏米即為中國薏米,小薏米又稱洋薏米。薏米為高營養價值的穀類,可美白、利尿、消炎、降血糖,多用於煮湯、熬粥或製成薏米粉。
紅豆紅豆含有豐富的鐵質,是女性的補血聖品。紅豆適合煮甜品、甜粥。
綠豆綠豆屬豆類,較紅豆更易煮熟,具利尿止渴、降火氣等功效。
玉米碎將玉米的麩糠及胚芽去除,再碾成碎粒,即為玉米碎,蛋白質含量少,主要為澱粉質,多用於煮成甜粥食用。
小米又稱作粟,用於煮小米飯、粥、釀酒。可養腎去熱、利小便。
三、粥的製作必備品煮粥,古人講究一擇米,二擇水,三火候,四器皿。
米煮粥的米,總以新米為好。應該用生米煮粥,因為米煮飯時水分較少,澱粉糊化程度不如水分多的粥,所以利用白飯再煮成粥,湯汁的濃度不如生米煮成的粥,美味自然也會打折扣。粥要煮得好吃,那種濃稠綿糊的口感是關鍵之一。粳米與圓糯米含有比秈米更多的澱粉,比較容易糊化而產生濃稠口感,所以煮粥用粳米及圓糯米才更美味。
水古人熬粥,對水質的要求也很嚴格,認為初春雨水,具有春陽生發之氣;臘月雪水甘寒解毒;井水清澈甘甜;泉水則因地而異,不可一概而論。現在,人們則一般取用經過過濾的自來水。
火候煮粥的火候有旺火、文火之別,要注意掌握。火候不到則氣味不出,太過則氣味減。一般應先煮水令沸,然後加入米,用旺火(急火猛燒)煮沸後改用文火(小火慢熬),讓粥湯小滾至熟。粥美味黏稠的口感,來自於穀類裏澱粉質的糊化程度,澱粉在60℃以上才會開始糊化,所以煮粥時注意要持續加熱至足夠溫度,才能熬煮出經典美味。
器皿砂鍋砂鍋具有極佳的保溫功能,很適合連同整鍋粥直接上桌食用,不怕天冷時粥變冷變難吃。第一次使用砂鍋最好用來熬粥,如此一來澱粉質會填滿陶土縫隙,使砂鍋不易龜裂;煮的時候要以小火熬煮以免焦底,使用時也要避免急速遇冷降溫,以免減少砂鍋使用壽命。
電鍋電鍋比較適合用來蒸煮體積小、水分多的食物,如果水分含量少而體積大,可將食材切片或切碎再入電鍋蒸煮,用於燉湯等也十分方便。
電飯鍋電飯鍋的外鍋內壁不可沾濕,可以將濕抹布擰幹擦拭;若有飯粒掉進內鍋與外鍋之間的縫隙,需立即清理;蒸汽口與把手後側的接水槽也要定時清理;內鍋有不粘處理,不可使用金屬或鋼絲刷等來進行清理。
壓力鍋利用密封高壓的方式,使食物在短時間內煮熟。米以及豆類等食物容易吸水膨脹,所以其用量切勿超過鍋容量的1/3;粥因為湯汁濃稠,必須將減壓閥豎直數分鍾再放蒸汽,以免湯汁從氣閥噴濺而出。
四、粥的烹飪技法粥的家常製法粥有煮粥和燜粥兩種做法:。煮粥是指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湯濃稠。燜粥是指用旺火燒至滾沸後,即裝入有蓋的木桶內,蓋緊桶蓋,燜約2小時即成,具有粥味較香的特點,但一般多用煮粥方法。粥具有製法簡單、加減方便、容易消化吸收的特點。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在黏稠度和濃鬱香味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