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典籍《大學》就曾對大學的使命和功能做出如上論述,其中就蘊涵著昌明學術、探求真知之意。不過,在相當長的一段曆史時期中,“大學”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經國治邦的政治理念與修身養性的道德哲學領域。時過境遷,大學的內涵與職能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自19世紀初,德國人洪堡提出大學研究之說後,大學的形態與功能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今,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基本職能已被人們廣泛認同,大學學術研究的內涵和領域也因時而進,不斷豐富和充實,由隻關注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發展到注重自然科學的探索,進而追求科學與人文的融合;由隻注重基礎研究,發展到兼顧理論、知識的應用和技術的開發、推廣上。可以說,高等院校已日益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理論創新、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

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理、工、法、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曆經數十載的孜孜以求,憑借數代江財人的不懈努力,我校科研成績頗豐,學術優勢較明顯,已培育出了一支創新能力較強和學術水平較高的科研隊伍。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老師的精力投入,需要團隊的緊密協作,亦需要學校的鼎力扶助。為進一步落實科研強校戰略,營造學術氛圍,凝集學術團隊,推介學術成果,擴大學術優勢,學校定期資助出版《江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該文庫主要收錄的是我校部分專家學者潛心研究的具有一定創新性和前沿性的學術成果,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優秀研究報告,還有一些青年學者的力作。這些學術成果雖然由於作者的年齡、閱曆、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學術視野、價值取向各異,甚至著述中所反映的某些學術觀點和理論判斷還有值得進一步斟酌和商榷的地方,但他們重視曆史與傳統,關注現實與未來,追求創新與發展,遵從學術的嚴肅性,堅持嚴謹理性的科學精神,這些無疑可以給讀者和學界同仁以有益的啟迪。

學術文庫是一塊放飛思想的田野。我相信,隻要我們堅守學術之道,於高處放眼,在靜中下手,潛心研究、敢於創新,就一定會有更多、更優秀的學術成果入選文庫,我們這塊田野就一定會綻放出思想的鮮花,結出智慧的碩果,成為我國學術百草園中的一片沃土。

真誠地感謝經濟科學出版社社長孔和平先生及各位編輯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勞動。

江西財經大學校長 王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