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利用晨間開展幼兒體育活動(1 / 2)

淺談如何利用晨間開展幼兒體育活動

幼教天地

作者:楊美琴

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要目標。晨間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方法,以及合理利用體育器材幫助幼兒提高各種基本動作水平,將直接影響幼兒身體各方麵素質的發展及健康體魄的形成。

一、創編遊戲內容,合理利用體育器材

1.球類運動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學習方式,是激發幼兒體育活動興趣的最有效途徑,《綱要》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如在小班幼兒戶外遊戲中,我們充分運用皮球創設各種遊戲情境,通過遊戲化手法吸引幼兒參加課外體育遊戲,在各種遊戲的練習中,不但激發班級幼兒參與體育遊戲的興趣,體驗體育遊戲帶來的快樂,更發展幼兒的走、跑、平衡、投擲等各種動作水平。如在《熊貓玩球》中,我們大膽引導幼兒嚐試球的不同玩法,發展拋、接、滾、揮臂投擲等運動能力。在小貓玩球的遊戲中,發展幼兒滾接和拍接球的能力,在《趕小豬》的遊戲中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製能力,發展動作協調性。在《小熊過橋》的遊戲中練習手眼協調,雙手托球走過平衡木。在炸碉堡的遊戲中練習投擲技能,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跳動的皮球》遊戲中練習雙手連續拍球技能。

2.繩類運動

繩是幼兒運動中常見的用具。大班幼兒應進行跳繩技能訓練,我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晨間活動中開展一係列有關繩類的技能練習。我們在幼兒學會跳繩的基礎上進行花樣跳繩,如反跳,在練習向前跳繩的基礎上,向後甩繩,形成反跳技能。在花樣跳繩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合作跳繩練習,如練習雙人合作跳繩(一人搖繩一人跳),三人合作玩繩(兩人搖繩,一人跳),提高動作靈敏性。同時我們積極引導幼兒開動腦筋,想象各種玩繩方法,如利用繩擺放成各種形狀,進行情景練習,如把幾根繩放成寬40~60厘米的小溝或者小河,讓幼兒練習跨跳動作,把繩繞成圓圈讓幼兒進行向前並攏跳技能。通過繩類運動,幼兒跳的技能發展得很是全麵,孩子們在快樂的跳繩中練習跳的各種技能,體驗集體合作的快樂,增強體質。

3.其他器材的運用

《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我們充分運用園內已有的器材和一些廢舊材料,通過加工製作有趣體育玩具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協調能力。如我們在彩色泡沫板上畫小腳印圖,發展幼兒的走步協調能力。幼兒看到一個個泡沫板上貼有小腳印開心極了,紛紛投入到練習隊伍中,愉快地進行走跑跳的動作練習。另外我們還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各種體育玩具,如利用體育玩具《有趣的長頸鹿》發展幼兒的投擲能力,並且一物多用,充分挖掘材料,通過集體練習提高幼兒的多種動作能力。

二、嚴謹組織,巧妙運用多種隊形

《綱要》指出在科學合理組織幼兒一日活動中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在體育活動特別是綜合性體育活動中,為了保持體育活動有序進行,老師們常常讓幼兒排隊等待,一個幼兒完成全部動作回來後,另一名幼兒再去。現在組織晨間體育活動時,在小班,我們常采用圍合方式進行,再結合現有的一些材料,如平衡板、正方形彩色塑料板、圈、瓶等創設一些情境布置障礙引導幼兒進行練習,發展幼兒的平衡、鑽、跳等能力,提高幼兒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有時我們也采取分組形式進行練習,一位教師帶一半幼兒進行自選活動,另一位老師帶一半幼兒組織綜合性體育活動。這樣就減少了孩子們的等待時間,提高了運動密度和效率,同時保持活動的有序。幼兒活動時采用對接式。在進行推小車、拋輪胎等難度較大,費力較多的單項技能訓練時,請孩子麵對麵保持一定距離排隊。這樣同一隊的孩子就分成了兩隊。一個幼兒推著小車過去,對麵的幼兒再把小車推過來。既縮短了隊伍長度,減少了幼兒的等待時間,又避免了同一名幼兒來回推可能導致運動量過大,這樣他們推一會兒就能休息一會兒。活動時增加分組,針對班級孩子較多的現象,我們改變習慣上把班級幼兒分成兩組的做法,把幼兒分成多組。這樣活動時平均每組隻有6~7名幼兒,大大縮短幼兒活動時的等待時間。當然,在頭上傳球或跨下傳球的遊戲中,我們把幼兒分成兩大組,拉長隊伍長度,以延長幼兒參與活動的耐性,使得比賽更有氣勢,提高幼兒參與集體競爭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