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改革(1 / 3)

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改革

教學園地

作者:張玉倩

【摘要】21世紀90年代至今,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與非計算機專業普遍都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計算機教學己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己經形成一種文化並融入了各個專業的教學過程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為教學目標的。由於學生入學前受教育水平及生源的差異,很多情況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與中學的信息技術類課程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重複,給課程的開設帶來了一定困難。另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注重傳統教學手段中的灌輸式教育,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對課程興趣低下,無法全身心的投入課堂,甚至造成了機房不如課堂的現象發生。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知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了探討和討論。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任務;模塊

計算機知識的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推廣,極大地促進了社會信息化進程,使得人們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途徑更加廣闊。當今社會,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不僅是人們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更是人們工作、學習和娛樂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學校中的一門基礎課,是中職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入門級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首先要使學生了解必要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社會環境的深刻影響。同時,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計算機來獲取、加工、傳播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熟悉信息化社會中的網絡環境,為他們自主學習、終生學習、以及適應未來工作環境奠定良好基礎。

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主要授課內容包括以下部分:

(1)計一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此部分內容主要講述計算機的起源、發展、用途以及計算機軟硬件的係統組成和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具備初步的了解。

(2)操作係統。此部分內容主要講述如何通過當今最為常見的計算機操作係統來使用計算機,了解操作係統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以及文件和應用程序的使用、管理等。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熟練操作和使用計算機至關重要。

(3)文字編輯處理係統。通過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熟練完成編輯排版、圖文混排、表格設計等文字編輯處理工作。關於文字的編輯處理也是實際工作與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計算機操作之一。

(4)演示軟件,過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創建電子演示文稿並進行編輯和美化,文字、圖像、聲音並用的進行信息資源的整理與展示。

(5)電子表格處理係統,過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專業的表格製作和處理,完成表格編輯、使用公式進行運算處理、運用圖表展示等電子表格處理工作。

2.《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問題

2.1 教師觀念落後,知識更新慢,教學目標不明確

職業教育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也要圍繞這一方針開展。有不少教師對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定位理解的並不透徹,依然抱著以前中專教育的想法,傳統的應試教育占據頭腦,麵對新的形勢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過於強調理論知識,忽視技能的培養;對於當前社會的就業需求不了解,還在講Dos命令、Windows98等過時的知識;有的還簡單的認為《計算機應用基礎》就是教學生打字。觀念的落後加上有的學生教師的配置不合理,導致學生學用兩張皮,在實際應用中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