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2 / 2)

3.2.3 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體育課堂教學一般采用講解示範教學方式進行,也是大多教師習慣的教學手段。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將讓教學手段變得豐富,不再是單一、呆板的傳統教學模式。技術學習可以再多功能廳借助媒介進行,不僅圖文並進,聲像同一,而且可以將動作速度控製在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內。常速、慢速、停頓等技術可以讓學生看清楚每個動作的難點、結構、發展路線,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的動作進行及時反饋,讓學生自己看到自己的動作,進行對比分析,自糾自改,形成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的和諧雙邊活動。

3.3 電子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3.3.1 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多樣化

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有個別主動式學習和結構化發現式學習。電子信息技術鼓勵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結構、學習經驗、任務、需求以及學習風格來使用電子信息。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技術保證。作為學習者,隻要擁有電子信息技術的終端機,就可以從公用網絡的資源數據庫中獲取所需的各類學習資料,使個別化的學習方式得以真正體現。

3.3.2 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接觸的是抽象的動作技術,僅有教師的講解示範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非本專業的教師,示範動作的優美性差是阻礙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在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學習同樣的動作技術,呈現的教學形式豐富,感染力強,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視覺、聽覺在優雅的音樂之中,更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陶冶情操。

4.結論與建議

4.1 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從多個角度改變了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式,形成了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這樣有利於健康快樂體育的實施。同時,電子信息技術還對學生評價體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教師的教與學產生了積極作用。

4.2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體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體育教師的教育思想也應發生相應的變化,要充分認識到媒介對學生的影響,互聯網對學生的教育,教師要充分發揮“導”的作用,使體育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

4.3 加大教師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時代是進步的,教師也要緊隨時代發展,當前有大部分體育教師對電子技術應用感到陌生。國家教育部門要大力發展教師再教育,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5.結束語

總之,電子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從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三大塊進行研究的結果發現:電子信息技術與體育課教學的結合使教學內容的呈多樣化、豐富化方向發展;使教師的教學方式由原有單一的講解示範向多手段、多形式、多組織方向發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原有的被動性學習向主動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郝文英.淺析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策略[J].當代人,2009.

[3]楊左等.普通高校體育課件輔助體係的發展策略研究[J].高教體育論壇,2005.

[4]劉青成.信息技術課堂中信息反饋的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09.

[5]歐陽秀雄.體育網絡教學模式設計與實現[J].體育科學研究,2006.

作者簡介:歐陽昌彪(1979—),男,廣東中山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學士,現供職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區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