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就是涉及到係統和電路設計、器件物理、工藝技術、材料製備、自動測試以及封裝、組裝等一係列產業共生體。這些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不是由於地理區域因素帶來的,而是以技術聯係、產業關係和產業結構為動因的。例如,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可以極大地推動航空技術、遙測傳感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家用電器產業的迅速發展,己成為世界各國極為重要的主導產業和戰略產業之一。同時,該產業還有著極強的滲透性,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隻要與微電子技術結合,用集成電路進行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就會使傳統產業得到變革。
微電子產業集群則是圍繞城市區域、製造業園區和微電子園區等發展起來的的微電子企業和其他組織等的群體。例如,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有惠普、微軟、DBM、NTT、中國移動等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基本形成了半導體、PC製造、軟件與服務外包、電子元器件配套的四大產業格局。在這些企業集群發展的同時,一些與之適應的社會中介機構如專利代理所、技術交易中心、行業協會、科技情報研究所等也應運而生。
按照產業群形成的原因,把微電子產業群劃分為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和微電子產業集群,研究其各自的特征,根據這些特征製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設計科學的戰略和策略,對微電子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三、微電子產業群的特征
比較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和產業集群,我們可以看出如下的具體特征:
1.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產生是以產業關係和產業結構為動因,而微電子產業集群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以地理區域因素為動因。微電子產業群的發展歸根於社會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經濟結構的日趨複雜,各個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換關係和相互依賴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同類型的微電子產業群其產生的主要因素是存在差異的。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是圍繞微電子產業,提供產業上下鏈關係或者支持、協助微電子產業發展的產業群,這個產業群不會受地理、區域因素的較大影響,而是取決於產業關係和產業結構的狀況;微電子產業集群是圍繞某一地理區域,這一區域有明顯的優勢,眾多的微電子企業集聚起來形成的產業群,這個產業群受產業關係和產業結構的影響較小,而是取決於地理區域的優勢狀況。
2.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主要以縱向和橫向的關係為主,微電子產業集群主要以空間關係為主。所有微電子產業群都存在縱向、橫向和空間的關係即微電子產業上下鏈、產業之間的協作和區域位置等,其關係是十分複雜的。但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是以微電子產業上下鏈、微電子產業與相關產業之間的關係為主。微電子產業集群以空間關係為主,在同一區域中,若幹產業的不同企業組織群集,既配合又競爭,使其具有生產和銷售規模大、專業化分工程度高、生產和交易成本比較低的特點。
3.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的發展主要依靠宏觀產業政策引導,微電子產業集群發展則主要依靠區域發展戰略布局。由於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形成的動因和縱向、橫向關係的特征,使得這一產業群的發展不是區域性和局部性的發展能推動,必須置於全國甚至全球的產業關係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的體係之中,因而必須依靠國家的宏觀產業政策來實現。而微電子產業集群則有區域性和空間關係的特征,使得這一產業群的發展是在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發展基礎上,可以在區域性和局部性中實現。其發展有賴於特定區域發展戰略的製定和實施。
4.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和微電子產業集群都具有非獨立性即它們的都必須相互一致、協調發展。微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雖然是區域性的,但其發展與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緊密聯係。一方麵,微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有賴於製造業、農業、商貿業等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的發展。另一方麵,微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能夠極大地推動其他產業的調整和結構優化,促進企業專注核心業務,降低微電子成本,提高微電子效率,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進一步推廣現代微電子管理、努力擴大微電子市場需求、推進微電子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的同時,加強微電子相關性產業群與微電子產業集群的聯動發展,推動微電子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