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機會案例(4)(2 / 3)

高爾文立即派他的總工程師唐·米切爾和雷·約德深入麥科營地實地考察。

他們看到士兵們背著笨重的無線電作通信工具,用這種落後工具來打仗自然行動受阻。

米切爾立即向美陸軍通信部隊的斯坦福上校保證,很快可以開發出一種輕型的、便於攜帶的無線電話機。

聽到這些情況,高爾文立刻命令米切爾全力研製這種產品。

但是研製這種便攜式的機器存在的技術難題是很多的。

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重量,另一個則是在實際戰鬥中,因天線的反射,敵人可能輕易地發現射擊目標。

解決的辦法是找出一種黑色的、抗腐蝕的、不反射的鍍鎳作為材料,天線還能伸縮自如。

在米切爾的帶領下,難題迎刃而解,樣機很快被製造出來了。

這是一部手持無線電話機,由一個話筒、天線和內裝電池構成,重約5磅,能保證1英裏內的通話效果,在某些條件下可擴展到3英裏。

然而,在向軍隊展示這種樣機時,隻有個別軍官對此抱有興趣,較高級的軍事指揮階層卻懷疑這些小東西在實戰中究竟能否發揮效能。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簽訂了向部隊發送少量機器的合同。

隻有高爾文堅信有朝一日它會在戰爭中大受歡迎,他要求米切爾繼續改進它的性能。

後來,在戰爭中這種手持無線電話機大顯神威。有一次,摩托羅拉收到一個訂單,要求它在兩天內向轉運站發送100台這種電話機,以適應“特殊的、最緊急的需要。”

高爾文準時將貨物發送過去,幾個月後,他才獲悉訂購這批貨物的部隊是著名的卡爾遜突擊隊。

而突擊隊將士們在有這些電話機後,如魚得水,在戰場上無往不勝。

由於摩托羅拉在戰爭期間為軍隊作出了偉大貢獻,美國陸軍部和海軍部曾先後五次授予摩托羅拉三等獎章,而高爾文本人也在1946年被陸軍部授予了獎狀。

摩托羅拉在戰場上所取得的成功觸發了高爾文的靈感。

他想,如果能夠解決原有的設計及使用上存在的問題,那警察部門也能大量應用這種無線電話機。

高爾文立即組織做這些事情,他說:“這是一種需要,而且我看到了它是一個還沒有人去占有的市場。”

高爾文四處發掘人才。1940年初,他在一本雜誌上偶然發現康涅狄格大學的教授諾布爾協助康涅狄格州警察局開發了FM汽車通信係統。

於是,高爾文千方百計與諾布爾取得聯係,勸說他與自己簽訂一個試驗期的協議:諾布爾離開大學一年,加入摩托羅拉。

但是在公司內部出現了一些反對意見,摩托羅拉原來的工程師大多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實際工作能力十分出眾,他們所使用的工具不過是簡陋的螺絲刀和電烙鐵。

他們把諾布爾這樣一個從不考慮價格和利潤,僅限於純學術研究的學者看作是外來者。但高爾文卻堅定不移地信任諾布爾。

美國參戰後,諾布爾有次訪問華盛頓,康內爾上校對他說:“美國陸軍通信部隊有一個開發一種新型AM便攜式無線電話收發機的合同。”

諾布爾直率地說:“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需要開發的是FM便攜式無線電話收發機。”

正是由於這次談話,美國陸軍通信部簽發了委托摩托羅拉研製FM便攜式無線電話收發機的合同。

當諾布爾從華盛頓歸來後,摩托羅拉加快進程,很快便研製出了這種FM便攜式無線電話收發機。

在整個戰爭期間,他們共生產了近5萬台5CR—300型步話機。

這些話機普遍應用於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甚至讓人們感覺到或許步話機是戰鬥中惟一有用的通信設備。

後來諾布爾因參與開發收話機而被陸軍部授予“功勳證書”。

1941年合同期滿後,他並沒有返回到康涅狄格大學,而是正式加入摩托羅拉。

是戰爭給了摩托羅拉發展的機遇,高爾文抓住了它。

即使是在戰爭最嚴酷的年代裏,一股信念始終在他心中燃燒。

他說:“對我們來說,這一行出現問題並不是新的。我們經常有這些問題,將來也會有。不論問題是大是小,我們都必須加以解決。讓我們腳踏實地,保持心緒的平靜。要冷靜,要運用觀察力,並祈禱困難的日子早日過去。”

當歐洲戰場還是戰火紛飛,美國部隊也正忙於登陸作戰時,高爾文就已經有預見地考慮建設問題了。

1943年6月,他在芝加哥舉辦的收音機廠商協會會議上指出:“我們應該開始考慮和平時期的經濟問題。”

1944年6月,他又同工業界領袖和戰時生產局的官員們一起動手製定一個計劃,即大戰結束之後,必須修改戰時生產局的限製法令,同時繼續軍事生產。

高爾文已經預見到,必將大大削減戰後軍事需求,這樣許多靠戰爭發家的企業將倒閉,大量雇員將被解雇。

他要求工程技術部門加緊新模型的設計工作,以填補空白。

他也著手準備經營新產品的計劃,並對電視機的開發生產也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