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冒險一點的精神(4)(2 / 3)

為了混進廠內,他假冒一家日廠的中國代理商,說是接洽“訂貨”,然後大搖大擺地闖入車間,沒想到被一個知情者告了密,技術沒偷成,還險些挨頓打,他隻好千方百計鑽到小縣城,小工廠去“參觀”,終於學成技術回國試製。

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劉國鈞非常注意市場需求的變化,因為他明白,搞實業的如果不緊跟市場需要的變化而變化,那麼稍稍慢一步就有可能被淘汰,而事實上沒有人願意被淘汰,那麼就隻有拚死競爭。

劉國鈞不僅在國內與同行的競爭中,處處爭取快半拍,他還勇於參加國際競爭。他了解東南亞人愛穿寬格布,回國後,立即組織生產,然後大量運銷東南亞。

結果中國貨一進入東南亞市場就受到熱烈歡迎,大大地衝擊了日貨壟斷的市場。為此,日本企業家一提起劉國鈞,就恨得咬牙切齒,但恨歸恨,他們卻不能不承認劉國鈞的確是個人才。

在營銷管理上,一般金領的經營術都是以薄利多銷為本,所以積小利為大利,而劉國鈞卻不這樣做,劉國鈞總是強調:“質量好一點點,成本低一點點,價格高一點點。”

正是這一點點的差別,他的企業利潤就比其他企業的利潤高得多,而且,由於他的產品質量好,信譽高,盡管價錢稍高一點,消費者還是樂於購買。

他的同仁不得不佩服,他的經營術確實高人一籌。

做為一個成功的金領,伴隨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方法還有很多。他是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他的很多地方都與眾不同。

比如,他曾一再說:寧可花100塊錢用一個能人,不要花25塊錢用四個庸人。

他對職工的工作嚴格考核,賞罰分明。他率先廢除工頭製,設立工人補習學校,規定工人必須經過培訓後才能上崗。

他能善待工人,年終總要和工人一起聚餐。

平時他們努力辦好工人的生活福利,建造職工宿舍、食堂、保健站、商店。為青年工人舉辦集體婚禮,給死亡職工開追悼會。

總之,作為一個金領,劉國鈞的所作所為處處表現出了他的遠見卓識,不同凡響。助他走進億萬富豪行列的最重要的方法,也可以稱為劉國鈞的發財絕招的,就是他膽大心細,適時應變,靠快半拍取勝的原則的應用。

具備了冒險精神,遲早會成為金領

想創造機會,卻不敢冒風險,那是不可能的。金領清楚知道風險在所難免,但他們充滿自信能在風險中爭取事業的成功。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未發跡前的年輕時代,曾擔任過鐵路公司的電報員。

有次在假日期間,輪到卡內基值班,電報機滴滴答答傳來一通緊急電報,內容令卡內基幾乎由椅子上跳起來。

緊急電報通知在附近鐵路上,有一列貨車車頭出軌,要求上司照會各班列車改換軌道,以免發生追撞的意外慘劇。

當天是假日,卡內基怎樣也尋找不到可以下達命令的上司,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而一班載滿乘客的列車正急速駛向貨車車頭的出事地點。

卡內基不得已,隻好敲下發報鍵,冒充上司的名義下達命令給班車的司機,命令他們立即改換軌道,避開了一場可能造成多人傷亡的意外事件。

按當時鐵路公司的規定,電報員擅自冒用上級名義發報,惟一的處分是立即革職。

卡內基十分清楚這項規定,於是在隔日上班時,寫好辭呈放在上司的桌上。

上司將卡內基叫到辦公室內,當著卡內基的麵,將辭呈撕毀,拍拍卡內基的肩頭說:“你做得很好,我要留下你來繼續工作。記住,這世上有兩種人永遠在原地踏步:一種是不聽命行事的人;

“另一種則是隻聽命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這兩種人的其中一種。”

清楚地了解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是所有金領皆需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