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創造你一生的機會(2)(1 / 3)

傳統是長久以來為大眾接受的信念和做事方式。傳統的壓力,來自這個“長久以來”,以及為大眾接受的個人麵對有悠久曆史,受廣大群眾奉行的傳統,是如何渺小!

誰敢向傳統挑戰,得拿出極大的勇氣。

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受著傳統束縛,一方麵不知道有改變的需要,另一方麵不敢去改變現狀,結果隻好等傳統自行改變。

障礙二:習慣與惰性

傳統是群體行之已久的信念和做事方式,習慣是個人行之已久的信念和做事方式。

習慣影響我們,也分為兩方麵:

1.跟傳統一樣,習慣對我們潛移默化,令我們不知道有改變的需要

所謂習慣成自然,做得多了,便以為理所當然,不會懷疑這樣做是否符合實際需要。

2.習慣使人產生惰性,懶於去改變

其中一項表現是怕麻煩。改變習慣,需先要認識舊習慣的不當,然後盡很大努力去改變它,並養成新習慣。

這需要在思想、意誌、行為上花上一番努力,是既困難又麻煩的,心裏常想,還是按照既有的方式去做吧,幹嘛自找麻煩,自討苦吃呢?

這麼一想,就容易乖乖的讓習慣牽住鼻子走,不去試圖改變習慣了。

障礙三:害怕困難、失敗

創造機會,談何容易?需要克服各種困難,才能成為金領。

可不是嗎?好比赤手空拳去建立自己的王國。你要招攬人才,建立軍隊,尋覓領土,確立製度,開發經濟,治理人民,每一項工作潛伏著許多困難,需要你去克服。

不管你的王國是建立在哪種行業上,情形都是一樣,當然,王國的規模愈大,困難就愈多、愈複雜。

困難未必能夠克服,在關鍵的地方無法克服困難,便會招致失敗。即使這個困難克服了,又有另一個困難出現。總之,在你麵前,經常埋伏著失敗的陰影。

膽怯的人,一想到要麵對重重困難想到失敗的可怕,便停下腳步,不敢往前走。

結果,未起步的,永遠停在原地。已起步的,就半途而廢。

障礙四:害怕冒險

創造機會需要冒險。風險來自困難、失敗的可能,也來自不明朗的前景,這兒隻談前景不明朗這一點。

創造機會要麵對不明朗的前景。機會出現時,隻是腦海裏一個意念。

要把意念變為現實,需要作出投資——付出時間、精力、金錢等。投資未必一定獲得回報,付出努力,不見得一定得到預期的成果。

在構思意念時可能出錯,或者在實踐的各個階段中,都可能判斷錯誤。

一番努力最後可能隻換得一個教訓,什麼也得不到。

此外,環境的因素不受我們控製,一個突變,可令你飛黃騰達,也可令你傾家蕩產。

此外,為了集中精神開發一個機會的潛能,常常要放棄其他機會,辭掉安定的工作,放棄穩定的收入。

種種不明朗因素的累積,形成一個悶局。

在悶局裏,再幹下去會怎麼樣,大家都不知道。

有些人沉不住氣,給不明朗前景嚇怕,退了下來。障礙五:安於現狀

什麼人最怕冒險?

就是那些安於現狀的人。

滿足現狀並非壞事。多少人在一家機構裏工作10年、20年、30年以至退休,按部就班升級,結婚生子,一家生活安定,這本身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隻要維持現狀,一切都在自己的計算之中,你會感到安全、滿足。

滿足現狀的人並不怎樣歡迎機會。

機會代表變動、風險、困難和失敗的可能,這些都與他們的要求背道而馳。創造機會,表示打破現有的生活的均衡。

忽然間,四方八麵出現不明朗的因素,這些都是滿足現狀的人所不願看見的。

有時,他們會幻想一下創造機會可能帶來什麼豐厚成果,這樣已感到滿足,他們不會企圖付諸實踐。

安於現狀並無不妥,可是,如果一邊埋怨收入不夠,生活比不上別人快意,但卻不肯冒險,不肯投資,這徒然自尋煩惱。

障礙六:固步自封

固步自封是進步的大敵。最好的,已給我想過了。我現在所做的,再無改善的必要,這是驕傲。

驕傲令你看不清形勢,令你不思改進,也抗拒改進。好比已發明了飛機,而你仍覺得你所設計出來的輪船最快捷,結果呢?

你同期的對手已坐飛機環遊世界五次,後來者更因發明了穿梭機而飛上太空,而你仍舊呆在甲板上,望著螺旋槳激打起的浪花,自以為輪船航行快速而沾沾自喜。

障礙七:戀棧樂巢

許多人不願轉工,其中一個原因是舍不得離開。這種感情因素可以理解,卻實在影響著許多人。

他們可能對那份工作、那家機構、那裏的老板和同事、工作環境產生感情。他們雖知外邊有更佳的機會等待著,他們就是硬不了心腸離開現有的工作環境。

人們為這種戀棧現在工作環境的心態起了個美麗的名稱叫“忠於故主”,好像封建社會為獎勵守貞的寡婦,封贈她一個貞節牌坊一樣。

重重障礙,產生以下結果:機會盲,機會麻痹症。

結果一:機會盲

顧名思義,機會盲是看不見機會的意思。並非沒有機會,而是機會明擺在麵前,卻視若無睹。

當中有三種情形,看不見、不願見、不敢見。

看不見是想看但看不到。這是因為眼睛給某些東西蒙蔽了。

傳統、習慣、驕傲或安於現狀的心態,都令想看清的人看不見。

這些蒙蔽眼睛的因素,因人而異,有些隻是掩著眼睛的掩眼布,隻需一舉手便可把它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