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年六月初,一則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席卷天下,讓所有人為之側目,而後便是感到深深的忌憚,天下諸侯第一次在內心深處尋到共識:善謀者,謀與天下。
雁門城中發生的瘟疫,在李當之介入之後,得諸葛瑾於雁門中勢力的援助,迅速的被控製起來,其過程雖然驚心動魄,終究沒有釀成大的災難,也隻是讓人心中懼怕,而發生在徐南的戰爭,則讓所有人感到不寒而栗。
下邳保衛戰中,敵強我弱,形勢異常嚴峻,麵對此,荀攸果斷出謀,以三策銜接,環環相扣,一舉將劉繇所屬勢力擊潰,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占據廣陵,野望揚州。
張昭、陳登、荀攸俱是有大智慧之人,三人相互配合,將荀攸之策使得天衣無縫。先是張昭處,荀攸帶著大軍臨出發前,隻是派遣了一隊百人隊於城下叫陣,而後衝著下相城發起了佯攻,樣子擺的很明顯,而大營之中,卻是五萬大軍喧囂之音,讓得前來打探的細作心中詫異,卻又感到莫名的安定。
當天夜間,荀攸便率領一萬五千多人先行出發,晝伏夜出,走的俱是山間野路,路途間渺無人跡,有著當地之人作導向,倒也不怕走失方向。陳登大軍是在第四日才再次出發,臨走之前,仍舊是派遣了一個百人隊在城下叫陣,其後發起佯攻,後張紘遣細作再探,仍舊如同之前一般,安心之餘,卻是更加摸不著頭腦,。
三次對陣,也讓張紘對武安國熟悉不已,派遣而出的對陣將領,接連被其斬殺幾個之後,張紘便不再遣將出戰,隻能讓張英催促劉繇加緊派發後軍。
當初戰開,張紘一眼便看出了下相城的特殊位置,肯定會成為兩邊爭搶征伐之所,為了搶占時機,便隻是帶著五千先鋒軍匆匆出發,屯紮於此,而後一直到此時,劉繇後續的大軍才整合完畢,如今才剛行至東陽休整。張紘無奈,麵對著城外五萬大軍,他心中知曉對方一定有著謀劃,接連兩次的試探卻不曾發現什麼,戰又戰不過,隻好龜縮在城中不出。
其後每隔三日,張昭便會派遣武安國帶著百人隊去城下叫陣,而後則將手中三千士卒分作數十隊,晝夜間繞著大營不停巡邏,營帳之中,多紮草人,用甲胄覆蓋其上,或坐或立,形如真人。每次張紘遣人過來查看,張昭便用驚鳥之計,讓其不得細看,卻好似一切照舊,頓時將張紘迷惑住了,兩邊陷入了無所事事的僵持之中。
在張紘看來,這是諸葛瑾手下之人技窮了,下相城中畢竟有著五千守卒,更兼有著無數百姓為其用,若是強攻,他有信心讓其丟下兩萬士卒在下相城中。安心之下,張紘便不在關注城下動作,將城中大小事務,盡皆交給張英來做,自己每日安然守在家中,偶爾關心一下戰事。
慣性思想真是害死人,這不能說張紘不聰明,反而是其太過聰明,很清楚的知曉敵我兩方的優劣,慣性思維之下,由己及人,不由得大意了起來,而之後不久,在其得知另外一個消息之後,其心神更是鬆懈了下來。
陳登大軍所行之處,與荀攸截然不同。大軍一路走官道,路遇行人不聞不問,隻管行軍,出發雖晚些,卻比荀攸更快的行至預定之處。
兩萬大軍不算少數,行進間動靜極大,張紘很快便得知消息,略微一思量,便覺得自己已經猜知荀攸欲行之策,心中更加明了,對於城外的敵軍也不再試探,安然守在城中不再有所動作,心中卻是暗自歎息荀攸不智,竟然敢繞過下相長驅直入腹地,自己取死而已。
不久之後,淩縣附近的百姓忽然間發現,原本湍流的沂水竟然變得延緩起來,誰也不知道,沂水上遊,距離他們所在不遠處,一道巨大的堤壩攔腰出現在沂水之上,將其中很大一部分水囤積了起來,一切,按照著之前的預定,悄然間進展著。
四月底,正值沂水第一個汛期至,陳登打著荀攸的旗號,一麵命人加高堤壩,一麵命人加大巡邏範圍,將低凹處的百姓強令遷至高處,將糧食集中起來一並轉移。消息很快便傳至淩縣城中,隻是城中兵少將寡,幾次出動除了損兵則將之外,再無收獲。
不隻是淩縣得知了消息,就連稍遠處的下相,在不久之後也得知消息,張紘心中滿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