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熙二年孝康皇後佟佳氏仙逝,太皇太後便下了懿旨,皇上在太和殿聽政,以備將來親政之需。
太和殿麵闊十一間,進深五間,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鴟吻。簷角安放十個走獸。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內地麵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六根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角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征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角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征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十八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和嘉量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今日群臣會麵,玄燁正坐在龍椅之上。
一襲龍袍在身,正前、背後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前後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雲紋。霸氣非常。
納蘭容若和曹寅分別站與兩側。
蘇克薩哈站立在堂下,不禁對皇上由此陣仗而有所戒備,況且今日連一向不上朝的靖南王世子也到了堂上,心中暗想絕對不能讓湯若望借此翻身。
他命侍衛將湯若望帶到堂上,但見湯若望身體虛弱,手腳帶著鐵鏈,步行艱難的來到殿上,見到玄燁便跪了下來。
玄燁見湯若望如此虛弱,很是一驚,但在心中明白定是蘇克薩哈一行人在刑部大牢之中對他施了重型。礙於此時在殿上,他不好作何表態。
太和殿上,湯若望對楊光先所提之疑問一一作答,令玄燁感覺此案頗有見光,又見在殿上的滿漢大臣對此都無一人知道,隻有耿聚忠一人露出笑意,便覺公審對湯若望大為有利,釋放之日不遠矣。
見楊光先對曆代舊法,每日十二時,分成百刻提出疑問,玄燁麵露笑意回答道:“如果把一晝夜分為一百刻,再分十二時,那每時八刻三十三秒三十三微三十三纖,永無盡數;若為九十六刻,每時八刻,計算起來確實方便多了。”
楊光先見皇上偏幫湯若望心中訝異,但看蘇克薩哈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便裝起膽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逼問。
湯若望強打起精神,在南懷仁等人的幫助下對於楊光先的刁難一一化解,反觀楊光先因為玄燁三番幾次的提問而自亂了陣腳,言語開始有點詞不達意了。
玄燁見此,心中異常得意。心想此番公審,蘇克薩哈原想把湯若望趕盡殺絕,卻不想給了他逃脫的希望。心裏便鬆懈下來,想起了芳兒。容若打探來消息說,芳兒的毒已經解了,但具體怎麼辦索府的奴仆就是不肯多說,因此能得到的消息不多。玄燁心中甚是掛念,若一日沒見到芳兒的麵,他這心便放不下來。
玄燁原以為勝券在握,但是楊光先突然話鋒一轉,道:“皇上,就算湯若望所說都對,但是他以天算為名,危害皇室,導致皇室多年來多故,此等大罪不可饒恕。”
玄燁神色一震,心中湧起不妙之感,但聽蘇克薩哈問道:“楊光先,你可知你所說的是天大的謀逆罪名。倘若沒有確鑿的證據,本官會叛逆誣蔑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