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隆基的戰前準備(1 / 2)

太極宮朝堂上一反常態的冷清。眾人呆呆地一動不動,氣氛一下子變得沉悶起來。

武則天環顧著這裝飾一新的朝堂,緩緩說道:“當年我和大聖皇帝第一次來,還有趙王、韓王、魯王、常樂公主……這大殿上團花簇錦,各色時令鮮花的香氣混在一起,那濃濃的味道,說不出的好聞,兩三天才散幹淨。”她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

李旦急忙離席,陪笑道:“隆基淘氣讓母親擔心了,隆基一定會趕回來的。”

武則天長歎一聲:“張諫之,派出千騎務必確保隆基安全。調兵的事情,由那孩子吧。隆基從小就是這塊料子……”

益州長吏府裏

李隆基和裴旻正在長吏府客廳坐著,益州長吏站在一旁。

“姚州淪陷到底怎麼回事!”李隆基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這個……吐蕃以生羌為向導……”益州長吏戰戰兢兢的說

裴旻發話了:“把唐九征找來。三郎,你累了。去休息下,一會要詳細商議才好。”

李隆基微微點頭,走到房間休息去了。

李隆基再次來到客廳,三卿四將都已到齊。李隆基在堂中的帥位上坐下,眾人拜倒,恭聲道:“臣等參見楚王!”

李隆基右手虛扶:“諸位免禮請坐!”

眾人分文東武西,各以裴旻為首坐下。

李隆基沉聲說道:“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姚州方麵的情況,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

堂下眾人略一沉吟,唐九征首先開口道:“臣以為,吐蕃之所以不敢輕侵劍南,是因我劍南與南蠻6詔協力禦敵,相互響應。因此,應盡可能地保持與南蠻現有的關係,盡快地搞清楚姚州事變的原由,萬不可輕易出兵。”

李隆基思索了一下,說道:“鑒於眼下的情況,本王決定緊急集結益、翼、茂、當、鬆、瀘等六州團結兵八萬,由唐九征統領,薛納協統,分駐維州西的平戎城和鬆州西岷江江源處的甘鬆嶺,明天午時之前到位;本王統邊兵三萬正麵直挺姚州東門,午後啟程。諸位可有疑問?”

唐九征思忖著說道:“微臣舊在蜀多年,因此深知南詔兵製,其國雖隻有三萬常備軍,戰鬥力卻也很強。至少再集結五萬兵力,方為穩妥。”

李隆基和緩地說:“諸位誌同道合,本王毋用諱言,其實本王之所以對姚州方麵陳兵四萬餘人,不是針對南詔,而是針對吐蕃和朝廷。”

眾人吃驚的看著李隆基,李隆基沉思了一會,說:“吐蕃神州都督府向來對劍南虎視眈眈,因此,本王打算借此良機由南詔引吐蕃出兵,唐九征在其過後關門打狗,務必給神川都督府以重擊,使其再不敢起東窺之心。”

李隆基見大家並無意見,感覺如釋重負,臉上立即呈現躍躍欲試的興奮。裴旻搖搖頭看著這個多變的李隆基;剛才的命令真的是第一次上戰場的三郎所布置的嗎?明著是打姚州,實際是攻打神州都督。這樣聲東擊西之計實在堪稱一絕!

夜幕漸漸垂下,兩山夾疊中的姚州城,在模糊的視線中。仿是沉睡著的卷毛雄獅一般,顯得有些猙獰。一陣急促的、有如轟雷般的馬奔聲,驚得雄獅醒來——城上燈火通亮起來。李隆基望著姚州城門愈來愈近,心中不禁想起了純真善良的婠婠。

“什麼人,再向前衝,就弓箭相待了!”一聲大喝,讓李隆基收回了遐思,在裴旻的示意下,五千人馬勒住了韁繩。

李隆基潛運內勁,凝聲說道:“大唐楚王李隆基!請讓本王進城,本王要拜見滇王閣羅鳳。”

李隆基的政治直覺告訴他,南詔並不真正想背叛大唐,無論從國民利益,還是從政治需要來看,南詔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來叛唐附蕃,豈有不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