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論辯中維護權益的語言藝術(1)(3 / 3)

一席話,將郭懺駁斥得啞口無言,不僅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狼子野心,以正視聽,同時還大大地提高了我黨我軍的威信,使得敵人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這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李先念將軍所講的道理之所以氣貫長虹,具有壓倒優勢之力,是因為他用鐵的事實說話,對方假象就會不攻自破。抓住關鍵長話短說

抓住要點,長話短說,不講空話,不無的放矢,不重複別人已講過的或眾所周知的俗套,是贏得聽眾的說辯謀略。冗長的說教,滿嘴的陳詞濫調,沒有自己獨特見解的發言,隻能引起聽者的心煩和厭倦。

林肯的論辯藝術是舉世公認的。他的特點是惜語如金,簡捷明了。有一次,林肯作為被告的辯護律師出庭。原告律師將一個簡單的依據翻來覆去陳述了兩個小時,搞得旁聽者極不耐煩,最後連法官也坐不住了。好不容易才輪到林肯辯護,隻見他走上講台,先把外衣脫下放在桌子上,然後拿起玻璃杯喝了口水,接著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喝水,這樣的動作重複了五六遍。

雖然林肯一言未發,但聽眾早已心領神會,明白這是對原告律師的諷刺,不禁哄堂大笑,直樂得前俯後仰,不能自己。接著,林肯才開始了他的辯護演說。

林肯對原告律師的頗帶幽默的嘲弄,征服了聽眾,他那言簡意賅的辯護很快就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克·吐溫與雄辯家瓊西·M·得彪同乘一條船。船行數日後,兩人應邀參加一次晚宴。席上演講開始了。馬克·吐溫第一個滔滔不絕、充滿情感地講了20分鍾,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然後,輪到得彪演講,得彪站起來,麵有難色地說:

“諸位,實在抱歉,會前馬克·吐溫先生約我互換演講稿,所以諸位剛才聽到的是我的演講,衷心感謝諸位認真地傾聽及熱情地捧場。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馬克·吐溫先生的講稿了,因此我無法替他講了,所以,請諸位原諒我坐下。”

馬克·吐溫被他一番話鬧得哭笑不得,向得彪投去略帶抱怨的目光,然後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

馬克思的女兒燕妮,有一次曾請教當時德國著名的一位曆史學家,問他能否將古今的曆史縮寫成一本簡明的小冊子。教授笑著答道:“不必。”他說,隻需用四句諺語,就能概括古今的曆史:

一、當“上帝”要某人滅亡的時候,往往先讓其有炙人的權勢。

二、時間就是一個巨大的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曆史的陳渣。

三、蜜蜂盜花,但結果反而使那些花開得更盛,嫵媚迷人。

四、暗透了便望得見星光。

抓住要點,最重要的就是說出你要談論的主題,其餘的客套話盡量少說或不說,這樣你的聽眾才不會感到心煩意亂。

故設陷阱引人上鉤

抓其漏洞,故設陷阱,引其上鉤。善於布置陷阱的獵手才是真正的獵手。王安石當宰相時,於天下大興水利。本來是件好事,卻常常不顧實際情況,弄得勞民傷財。

一天,劉貢父去拜見王安石,正趕上有位客人向王安石陳述有關水利方麵的建議。

隻聽那客人說,

“梁山泊麵積很大,要是把水排淨,可得萬頃良田,隻是還是找不到合適的貯存那些水的地方。”

王安石似乎沒有看出這辦法的愚蠢之處,正在思考,沒有表態。

這時,劉貢父大聲說道:

“這有何難?”

王安石以為他有好主意,連忙抬起頭,催劉貢父快說。

劉貢父說:“再挖一個像梁山泊那樣大的窪地,不就有貯水的地方了嗎?”王安石終於大笑:“梁山泊之事,我看就不議了!”

30年代中期,香港有位著名的律師叫羅文錦,他才思敏捷,談吐幽默,曾成功代理了許多案件,尤其在一件:“皮箱糾紛案”中,他的表現堪稱完美。英國商人威爾斯向中方茂隆皮箱行訂購3000隻皮箱。沒想到,交貨時,威爾斯卻聲稱皮箱內層有木材,不能算是“皮”箱,因此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15%的損失。

這是明顯的強詞奪理,茂隆皮箱行的老板無奈之中隻好找到羅文錦,請他出麵為自己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