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有靈活多樣的應變方式
有魅力的談判者應在說服方式上也擁有魅力。同一種內容,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相同意思的一句話,有千百種說法。當你的話對對方不起作用時,重複多少遍也無濟於事。第一種說法沒效果,立即換第二種說法。每換一種說法,都要增添新理由,有新發展。這種說法,有很大的吸引力,使談判者的個人氣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交鋒是談判的關鍵步驟,也是談判最困難、最緊張的階段,它是談判雙方說服力的較量,是雙方毅力的較量。說服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可能第一輪磋商,雙方意見就一致了,有時需要多次磋商才能一致。在實力較量過程中,談判者的毅力具有重要作用。說服是相互的過程。在交鋒階段,當你試圖說服對手接受你的意見時,對手也在說服你。那麼如何對待對手對你進行的說服攻勢呢?
當對手的交易條件離你的目標很大時,你最好微笑著說:“不”,直到唇幹。當你學會說“不”時,你會發現你的買賣條款有多大的改善。贏得談判有力的手段,即不簽約便離開談判桌,比對方更能等。當你重返談判桌時,再靠你的說服力,獲得好的交易條件。
談判交鋒的6大策略
1.以主待客,地利人和
人們發現,亞運會、奧運會的東道國,總獲得很多金牌。足球大賽水平相當的兩隊,若在甲隊所在國舉行,甲隊勝出機會多;若在乙隊所在國比賽,乙隊勝出機會多。這是因為地利、人和等因素在比賽中起了作用。這種現象也常在生意談判中出現。
談判雙方若屬不同城市,談判最好在本城舉行;談判雙方若屬不同的部門,談判最好在本部門舉行。
有人說,動物在巢穴中最能防衛自己,人們在家鄉能得到安全感。同理,人們在工作過的環境中接待談判的對方,就能創造以主待客,以逸待勞的環境。
在家談判的人,注意力集中。他的辦公室以及室內陳設都是他熟識的東西,他可隨時起身讓座、倒茶,隨時能叫來有助於談判的人。而乍到的人員,則先要熟悉環境,甚至忙了半天,還不知道廁所在哪;對於在談判場上新出現的人員,他都緊張一番,不是客套幾句,就是私下匆匆了解來人身份。因此,盡量避免在外地舉行談判。假如商談必須在外地舉行,可以采取補救措施。譬如:
選擇“第三者”的地方舉行談判;攜帶助手或讓上級領導人隨行指導;預先訂好房間,約對方到旅館和賓館談判……這種情況下,談判者到外地去談判才較有利。
2.強調對方優勢
廣東玻璃廠和美國一家公司,曾就引進美國玻璃生產線進行了談判。雙方在全套引進和部分引進問題上發生了分歧:美國要求廣東玻璃廠全部引進,而該廠以外彙有限為理由要求部分引進。談判陷入僵局。
關鍵時刻,我方廠長對美方代表說:
“世界都知道,美國公司的設備是一流的,技術是一流的,產品是一流的。如果貴公司幫助我們廠走在我國同類企業的前列,那麼,全國都將知道貴公司。我們廠的外彙有限,不能全部引進設備,這點讓美國朋友諒解。我們也相信美國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
結果,美方接受了中方的意見,僵局迎刃而解,談判按我方願望達成了協議,為國家節約了一大筆外彙。
3.滿意的服務可以代替讓步
在談判中,讓步便意味著損失。如何才能既讓對方得到我方讓步,又不發生利益損失呢?看來這件事十分困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其實不然。如果你從以下方麵努力,便能做出無損失的讓步:
(1)謙恭地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的話,並給對方圓滿的解釋,使對方明白事情的原委;
(2)即使是同件事或同個理由,也要一再向對方說明,態度溫和而有禮貌;
(3)向對方說明,其他有實力、有名望、受人尊敬的人或企業也做過此選擇;
(4)向對方出示商品優點及市場的證明,並聲明保證會提供一流的售後服務;
(5)讓己方負責人親自完成談判的最後程序,使對方的心理上得到滿足。生意場上有句這樣的口頭禪:“錢多點少點不說啦!隻要讓人滿意就行。”所以說,滿意的服務是無形的,但它可替代有形的利益讓步。
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