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說話有講究,處世有學問(3)(1 / 3)

以前有好幾個老師麵對類似情況,不是當場大發雷霆,便是夾起書本扭頭就走。小吳的這一舉動使同學們大吃一驚,個個麵麵相覷,不再擠眉弄眼。接下來,小吳又故作驚訝地問:“吳邠邠是誰呀?”聽了這話,同學們都瞪大眼睛惶恐地望著他。他指指自己的鼻梁說:“吳邠邠者台上新任語文老師是也。他沒想到你們這麼敬重他,還給他立了‘靈牌’,他在九泉之下得到消息很快就起死回生了,現在他就站在你們麵前給你們道謝!”說完,還真的向全班同學鞠了一躬。這一下,同學們都開心地笑了,笑聲裏充滿了敬意和歉意。

小吳第一天上課,便遭受了學生如此的戲弄,他沒有大發脾氣,而是煞有介事、順藤摸瓜地用含蓄的語言自然而然地化解了自己的難堪,還贏得了學生們內心真正的佩服。這一招叫“因勢利導”,即在遭受冷遇時,不馬上駁斥或者埋怨對方,而是順著對方的話或者對方設下的場景,慢慢地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自我調侃避免尷尬

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容易,是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話,即便是個3歲的小孩也能伶牙俐齒,但是要做到擅長辭令,避免尷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1915年,丘吉爾還是英國的海軍大臣。不知他是心血來潮,還是什麼原因,突然要學開飛機。於是,他命令海軍航空兵的那些特級飛行員教他開飛機,軍官們隻好遵命。

丘吉爾還真有股韌勁,刻苦用功,拚命學習,把全部的業餘時間都搭上了,負責訓練他的軍官都快累壞了。丘吉爾雖稱得上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操縱戰鬥機跟政治是沒什麼必然聯係的。也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總之,丘吉爾雖然刻苦用功,但就是對那麼多的儀表搞不明白。

有一次,在飛行途中,天氣突然變壞,一段16英裏的航程竟然花了3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著陸後,丘吉爾剛從機艙裏跳出來,那架飛機竟然再次騰空,一頭撞到海裏去了。旁邊的軍官們都嚇得怔在那裏,一動不動。

原來,匆忙之中的丘吉爾忘了操作規程,在慌亂之中又把引擎發動起來了,望著眼前這一切,丘吉爾也不知所措,好在,他並沒有驚慌,裝作茫然不知似的,自我解嘲道:

“怎麼搞的,這架飛機這麼不夠意思。剛剛離開我,就又急著去和大海約會了。”

一句話,緩解了緊張的氣氛,也讓丘吉爾擺脫了尷尬。

在有些尷尬的場合,運用自嘲能使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而且還能體現出說話者寬廣大度的胸懷。

丘吉爾有個習慣,一天之中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一停止工作,他就爬進熱氣騰騰的浴缸中去泡一泡,然後就光著身子在浴室裏來回地踱步,一邊思考問題,一邊讓身體放鬆放鬆,有時甚至會入迷。

有一次,丘吉爾率領英國代表團到美國去進行國事訪問,他們受到熱情款待。為了方便兩國領導人的交流、溝通,組織者專門讓丘吉爾下榻在白宮,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離得很近。

一天,丘吉爾又像往常一樣泡在浴缸裏,爾後光著身子在浴室裏踱步。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丘吉爾在思考著戰場上的形勢,以及如何同美國聯手對付德國法西斯。想著,想著,他已經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而且還是光著身子。

碰巧,這時羅斯福有事來找丘吉爾,發現屋裏沒人。羅斯福剛欲轉身離去,聽見浴室裏有水響,便走過來敲浴室的門。

丘吉爾正在聚精會神地考慮問題,聽見有人敲門,本能地說了一句:“進來吧,進來吧。”

門打開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出現在門口。羅斯福看到丘吉爾一絲不掛,十分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言不發地站在門口。

此時,丘吉爾也清醒了。他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羅斯福,急中生智地說道:

“進來吧!總統先生。大不列顛的首相是沒有什麼東西可對美國的總統隱瞞的!”

說罷,這兩位世界知名人物都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

愛因斯坦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但他從不注重自己的著裝。

一次,愛因斯坦第一次來到紐約。不料,在大街上還真遇到了一位老朋友。這位朋友見愛因斯坦衣服破舊,便說:“你看你的大衣,又破又舊,換件新的吧。怎麼說你也是知名人物呀!”愛因斯坦笑了笑:

“沒關係,沒關係。我剛來到紐約,這兒沒有人認識我。”

幾年後,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都已名聲大振震。巧的是,愛因斯坦又和他的那位朋友在街上相遇了,更巧的是,愛因斯坦還是穿著那件“又髒又破”的大衣。這一次,愛因斯坦不等朋友開口,便解嘲道:“這次更不用買新大衣了,全紐約的人都已經認識我了。”

尷尬場合,運用自嘲可以平添許多風采。當然,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態度。具有積極因素的自嘲包含著自嘲者強烈的自尊、自愛。自嘲實質上是當事人采取的一種貌似消極,實為積極的促使交談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