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善說場麵話,樹立良好自我形象(3)(2 / 3)

年輕人正是把話說絕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將“一切”換為“大部分”,愛迪生便不會反詰他了。

即使詞用對了,修飾程度不同,說起來分寸就不一樣。如“好”一詞,可以修飾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這些比較級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沒聽天氣預報,即使聽了,明天還沒到,便不可以說:“明天一定會下雨。”一個人的文章寫得一般,客氣地說也隻能是“還好”,怎麼能說“非常好”呢?

好的修飾詞使意思表達完整,恰到好處;過於誇張或過於縮小的修飾詞,則會與客觀實際相衝突,陷入兩難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說《羅亭》中,皮卡索夫與羅亭有一段對話:

羅:妙極了!那麼照您這樣說,就沒有什麼信念之類的東西了?

皮:沒有,根本不存在。

羅:您就是這樣確信的嗎?

皮:對。

羅:那麼,您怎麼能說沒有信念這種東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個。皮卡索夫在此用一個“根本”,把話說絕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一定要多用“可能”、“也許”、“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義的詞,使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小白與同事們一起到外地做業務考察。一路上,總是聽到其公司的主管不斷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許多員工私底下都相視而笑,無奈地搖頭。到了目的地,拜會有關單位時,輪到這位主管做簡報,隻見他站在大眾麵前卻臉紅脖子粗,結結巴巴,講不出像樣的業務簡報。

話多的人,常求發言而後快,不考慮聽者的感受,也不讓他人有講話的機會,所以容易“招怨”。其實,話講得最多者多半是講自己的私事,或東家長西家短,易滋生事端。

不該說的不要亂說

在社交場合,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說不同的話。在說話的同時一定要慎重,不該說的千萬不能信口亂說。

打工妹燕子找到了一份在飯店做服務員的工作,卻隻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辭退了。其實她的條件並不是很差,也沒有做錯什麼事,隻是不小心問了一句不該問的話。

那天,燕子剛一上班,店裏就進來了三位客人,她隨即拿出菜單,去讓這三位客人點餐,第一位客人點的是糖醋裏脊,第二位客人點的是宮爆雞丁,第三位客人點的是京醬肉絲。但是,他特別強調要用幹淨一點的杯子倒啤酒。很快,燕子將這三位客人所點的菜,用盤子端了出來,一邊朝他們坐著的方向走來,一邊還大聲地向這三位客人問道:“你們誰要用幹淨一點的杯子盛酒……”

就憑燕子的這一句話,老板當然會毫不客氣地向她下辭退令,因為她的問話使老板臉上無光。

在工作中,要講究說話的方式,同樣,在社會交際的過程中,也要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恰到好處地說好該說的話。

說話不僅要根據條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也要根據前後話語相互聯係而恰當地選擇語言。

幾位年輕的員工去慰問一位退休老工人,見麵以後問道:“您老身子骨真夠硬朗,今年高壽?”老工人回答說:“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來稀,廠裏數您最長壽吧?”“哪裏,××活到了八十四呢!”“那您老也稱得上長壽將軍啊。”

“不過,××去年駕鶴西行了。”“唷,這回可輪到您了。”那幾位員工說道。談興正濃的老工人聽到這句話,臉色陡變。毛病就出在“這回可輪到您了”這句話上。前麵老人剛說完老同事逝世的事,他們卻接下去說“輪到您”,這不就使老人產生誤會了嗎?如果這幾位年輕員工能控製好前後話語,把話說成“這回長壽冠軍可輪到您了”,也就不會出現不快了。

講究說話的藝術對於迅速有效地傳遞信息,塑造起好的氣氛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如果隻貪圖自己一時的痛快而無所顧忌地說了不該說的話,則隻會給自己製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要堅持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

喜歡聽好話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來自社會、他人的讚美使其自尊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時,人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和鼓舞,並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這時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因讚美而縮短、靠近,自然就為交際的成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在背後說一個人的好話比當麵恭維說好話要好得多,你不用擔心,你在背後說他的好話,很容易就會傳到他的耳朵裏。

對一個人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麵說和背後說是不同的,效果也不會一樣。你當麵說,人家會以為你不過是奉承他,討好他。當你的好話在背後說時,人家認為你是出於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你的情,並感激你。假如你當著上司和同事的麵說你上司的好話,你的同事們會說你是討好上司,拍上司的馬屁,而容易招致周圍同事的輕蔑。另外,這種正麵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險。你的上司臉上可能也掛不住,會說你不真誠。與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門、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吹捧一番”。這些好話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的耳中的。

有一個員工,在與同事們午休閑談時,順便說了上司的幾句好話:“陳征這個人很不錯,辦事公正,對我的幫助尤其大,能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沒想到這幾句話很快就傳到陳征的耳朵裏去了,這免不了讓陳征的心也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時,這個員工的形象也上升了。連那些“傳播者”在傳達時,也順帶對這個員工誇讚了一番:這個人心胸開闊,人格高尚,真不錯。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能極大地表現你的“胸懷”和“誠實”,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比如,你誇上司,說他公平,對你的幫助很大,而且從來不搶功。以後,你的上司在“搶功”時,可能會有那麼一點點顧忌,也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