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我們願意跟著你幹!”
“對,我們大家都願意!”
“你下令吧,要我們怎麼幹?”
“隻要是殺鬼子,我們不怕死!”
……
董李茂和朱永勝的爭吵,把屋裏睡覺的弟兄給鬧醒了,一個接一個從屋裏出來,七嘴八舌,沒一個說不願意的。
董李茂望著一臉疲憊的弟兄們,他們身上沒幹透的軍服,已經辨認不出是什麼顏色了。他心裏酸酸的,也許這些年輕的生命,會在一小時後,一個接一個的因為自己而永遠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他有些後悔不該一時衝動答應斯高特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盡管他從曆史資料中得知,確實有五百多新聞記者和傳教士在這次仁安羌戰役中獲救,但他不知道的是為了救這些人,到底死傷了多少士兵,僅憑官方的傷亡報告中得知新38師113團為解救英軍第一師和戰車營死傷近六百多人,但這個數字他有些不相信,肯定不止這個數,究竟是用多少傷亡代價換來的勝利,隻有那些像婊子一樣的政客們心裏才清楚。
如果說當年太姥爺真的參與了這場戰鬥,帶領特務連去營救新聞記者和傳教士,那麼,太姥爺是出於什麼目的呢?他肯定不是為了那張照片才答應斯高特這個要求的,難道是迫於上級的命令嗎?還是太姥爺他自己覺得有責任這麼做?究竟這次的援救,太姥爺手下弟兄會死傷多少人呢……
所有這些,董李茂都不得而知,但有一點他是肯定的,太姥爺在這次戰鬥中沒有死,也就是說自己不會死。
“弟兄們,自信檢查武器彈藥,吃飽喝足,八點出發。”董李茂本想說點鼓舞士氣的話,比如在國產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上戰場前,當官的都會說上一大堆為國為民的豪言壯語鼓勵士氣。但董李茂說不出那樣虛偽的話,反而他被弟兄們說出的‘我們願意跟著你幹、下令吧,要我們怎麼幹、殺鬼子,我們不怕死……’這樣樸實的語言所感動,作為一個指揮官,最怕的是手下人在關鍵時刻心不齊,或貪生怕死開小差。董李茂與這些人相處時間才短短幾天,就能得到他們如此信任,不,應該說他們對他的太姥爺非常信任,願意跟著他的太姥爺赴湯蹈火。
董李茂還能說什麼,這已經足夠了,他唯一要做的,那就是如何組織好這次救援戰鬥,盡量減少弟兄們的傷亡。
朱永勝也被弟兄們的話感動了,他雙眼布滿淚光,在每一個弟兄的肩膀上拍了拍。
“連長,你說吧,咱們如何動手?”朱永勝最後走到董李茂跟前說。
這時,翻譯帶著一個當地年輕人跑過來,那個人手中也拿著一支衝鋒槍。
“董連長,他願意為你們帶路。”翻譯給董李茂說。
“好,你過來說說教堂附近都有哪些建築?”董李茂坐在屋子門前的一塊斷磚上。
翻譯和那個領路人蹲下,朱永勝也蹲在了董李茂身邊。
帶路的人用手在泥地上開始畫地形,邊畫邊說,翻譯給董李茂做翻譯:
“教堂在城北,與周圍的居民區和商店形成一個獨立的社區,離這裏大約兩公裏……教堂的左邊,是一所中學,右邊是居民區,街道對麵也是居民區,背後有一片樹林,樹林後又是街道和居民區及商店,日軍切斷了教堂所在區域與主城區來往的所有道路……”
“大約有多少日軍?”董李茂又問。
“很多,具體有多少不清楚。”
“有重型武器嗎?比如坦克之類的?”董李茂盡量的問得詳細點。
“沒見到坦克,但有迫擊炮,在教堂右側大約五百米的居民樓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