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娘家(2 / 2)

這會,宋氏可不好受,高家逼得急,大妞遲遲沒個音信,這不,昨兒高家還去家裏鬧了,死活要把高氏接回去,宋氏撒潑,拿著掃把大罵,不讓高家進門,鬧得整個村的人都知道。

有人還說大妞攀上高枝了,哪瞧得上高家那二愣子。

高家來的人多,又都是莊稼漢子,宋氏哪攔得了,這不鬧到晚上,高氏還是被高家接了回去,二虎子沉著臉,宋氏沒法,連夜讓二虎子去了鎮上,臨著秋天,地裏農活也沒時間忙活,讓不少人看了笑話。

聽了趙氏這番話,劉怡笑了下沒出聲。

大妞是個有心的,在鎮上大戶人家待了那麼久,自然多了別的心思,哪瞧得上農戶人家高家,大妞看著就是個不想吃苦的,高家是個大家子,一家七八口人,擠在一個屋子,當初就看上這一點,宋氏才應著這門親事,沒想鬧成這般。

聊了會大妞的事,劉怡便細心吩咐趙氏,入冬讓爹和大郎多挖些冬筍存著,趙氏一一記著,告訴劉怡地窖裏邊,收著不少幹蘑菇,都是照著劉怡以前說的法子弄得,因劉怡的親事,那些幹貨都放在地窖,沒讓劉大軍拿去鎮上賣。

孟家是鎮上的商戶,酒樓、鋪子……都有不少,以前二郎捕魚,都賣給孟家,想著孟家這條線,劉怡心裏不覺多了個心思,囑咐趙氏將地窖中的幹貨都存好,等她跟孟家聯係上,再作打算。

以前,沒啥關係,劉怡隻得讓劉大軍在鎮上角落擺個地攤,賣的便宜,老被別人排擠,還得提放著別人學了去,做事有些畏手畏腳。

徐二郎是個明理的,應該不會阻攔她,劉怡也就動了些心思。想著該怎麼讓劉家過好點,古時候有個厲害的娘家,比啥都靠譜,徐家雖是分了家,周氏哪是好說話的人,劉怡可不想吃虧。

將事□無巨細,交代了一遍,臨了,還讓三兒進屋記下來。

問了大嫂徐氏的事,趙氏說是個勤快的,跟大郎處的不錯。劉怡點了點頭,不過地窖那些存活,劉怡讓趙氏多個心眼,晚些時候再告訴徐氏,徐氏剛進門,劉怡不想趙氏吃了虧。

出了劉家,天都快黑了,好在最近沒下雨,路不算難走,坐在牛車上,靠著徐二郎,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徐二郎趕著牛車,一顛一顛朝著下河村趕去。

夜間,有些涼。徐二郎幹脆半坐,把劉怡抱在懷裏,有個靠山,劉怡沒退卻,靠著也不熱,聞著徐二郎身上淡淡的泥土氣息,不覺安了心。

進了村,遠遠看見他們家,正屋亮著燈火,劉怡心裏不知為何多了絲暖意,這便是她的家,她和徐二郎的家!徐二郎把牛車停好,抱著劉怡下了車,將車上東西都拿了下來,將牛車放在院子裏綁好。

“娘,娘——”

劉怡腳剛落地,“吱嘎!”一聲推門聲響過,小狗子邁著小腿,從正屋跑了出來,後邊跟著徐三郎。

“二哥,二嫂。”徐三郎打著招呼,“大嫂下午把娘叫了回去,小狗子不願意去,就一個人留在家裏,晚上吃了飯,非得過來,說是要等你們回來——”

“小狗子吃飯沒,有沒有乖乖聽話?”

劉怡拉著徐二郎的手一緊,心裏暖暖的,這孩子咋就這麼招人疼,孟氏死得早,小孩子雖說忘性大,可有些事,怎麼都忘不了。

小狗子怕是擔心會被拋棄,怎麼都不願留在徐三郎家,想著第一時間見到徐二郎和劉怡。

小狗子點點頭,脆生生說著:“娘,小狗子在柱子家吃了飯,跟柱子一直守著黑子,沒有到處亂跑。”

“嗯,真乖!”劉怡揉了下小狗子的頭,牽著小狗子進了屋。

徐三郎見他們都回了,就放了心,跟徐二郎和劉怡打聲招呼,回了隔壁。

把牛車上的東西,都拿進屋裏,徐二郎去了廚房,打算燒些熱水洗澡,讓劉怡在屋裏陪小狗子,看著劉怡和小狗子的臉,徐二郎滿口樂嗬,想著怎麼給媳婦好好補補身子,打從那夜洞房後,徐二郎一直沒舍得碰劉怡,想把劉怡身子養壯實些。

家裏重活都舍不得讓劉怡做,這事徐母背地裏,跟徐二郎說起過,說他太嬌慣他媳婦了,說不定日後就被劉怡拿捏著,徐二郎憨笑幾聲,沒答話,他不寵自個媳婦,還能寵誰。

別人會幫他縫衣裳,別人會給他做飯,別人會關心他……

聽著正屋傳來嬉鬧聲,徐二郎臉色愈發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