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你說二妞咋還沒回來?”趙氏搓著雙手,站在院門口,朝村子的方向眺望。
劉大軍在院子裏納涼,三兒掬著身打水,旁邊篩子放了不少新鮮的棗子,眼看著日頭都高了,劉怡他們還沒來,趙氏急了,難不成有事耽擱了,可下河村徐家沒傳口信說不來。
“娘,急啥!”三兒看了趙氏一眼,“下河村離咱村一個時辰,哥不是才剛帶著大嫂出發,去下河村,沒那麼快。”
“他娘,三兒說的在理。”劉大軍抬頭,“你別瞎轉悠了,二妞能出啥事。”
“可……我這不是擔心……”趙氏捏著衣角,進了屋,忐忑不安朝院子張望,不知道徐家好不好相處,二妞有沒有受氣,這一日沒見到人,她這心就安不下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三兒坐不安,頻頻在院子裏晃悠。
“爹、娘來了,來了。”
突然,三兒大聲喚著,屋裏納涼的劉大軍和趙氏,倏地起身,遠遠看著牛車,幾人迎了上去,許是晚上劉大榮和劉父說了什麼,宋氏一早就出了屋,說是下地忙農活去了。
牛車停了,徐二郎下了車,劉怡從後邊探出身,身上穿了件碎花衣裳,梳了個婦人發髻,頭上插了根桃木簪子,知曉趙氏他們會擔心,為了讓劉家看著她好,今天劉怡特意裝扮了下,看著很是精神。
趙氏看著就紅了眼眶,二妞真是大了!
徐二郎長臂一伸,就把劉怡從牛車上抱了下來,劉怡臉瞬間就紅了,低著頭,朝徐二郎瞪了一眼,到沒多少凶意,看得徐二郎心尖癢癢的。
“爹、娘——”趙氏迎了上去,看著自家二妞滿麵桃紅,一臉喜慶,跳到喉間的心算是踏實了,眼眶漾起的薄霧消散下去,滿嘴帶著笑意。
“二妞,可算是回來了,娘都等急了。”說著,轉身望向徐二郎,“姑爺快進屋,天兒熱,可別熱壞了身子。”
三兒伸手牽過牛車,徐二郎跟著劉大軍進了屋。
兩人回屋給劉大軍和趙氏端了杯茶,劉怡跟著趙氏去了西屋,留著劉大軍和徐二郎在正屋說話,本想讓劉大郎晚些回門,讓劉怡見見徐氏,趙氏想著徐家那邊,一早就打發劉大郎和徐氏回了徐家。
劉怡跟著趙氏進了屋,趙氏牽著留意的手坐在炕上,木桌上放了些棗子,上下打量著劉怡,半響沒開口,劉怡笑著輕聲說著在徐家的事,不時趙氏接兩句,無非就說徐家那邊怎麼對她?徐母人好不好相處,妯娌怎麼樣,最後自然是徐二郎待她好不好。
被趙氏這一問,劉怡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卻一一應著,徐家分了家,徐母由大房養著,一大家子沒住在一起,大嫂周氏心思重,可畢竟沒住一起,弟妹確實不錯,至於徐母,劉怡到沒旁的想法,左右她也沒跟徐母住一塊,加之徐二郎也說了,家裏的事她做主,她覺著日子不錯,家底不錯,以後日子自然會越來越好。
有些個問題,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了個午飯,徐二郎憨厚老實,跟劉大軍倒也處得來,三兒不時拉著徐二郎問捕魚的事,徐二郎沒藏私,一一都說了,不過劉家村可沒下河村臨著湖,三兒就算想下河捕魚,都去不成。
鬧了半天,徐二郎不得不應著,有時間帶三兒一起去。
頭一回離家,劉怡癡纏著趙氏,時間過得很快,日頭偏了。
趙氏想留兩人住下,劉怡想了下,搖頭沒答應,家裏小狗子一個人,不大放心,雖說有徐母看著,誰知道周氏會不會出麵,徐母對著周氏是個沒脾氣的,周氏又不樂意小狗子去她家,小狗子估摸會被徐母送去三弟家,三弟家有兩個孩子,弟妹照看不過來,剛出了趙寡婦這事,劉怡哪放得下心,左右劉家村離得不遠,來回也就一兩個時辰的事。
見徐二郎事事護著二妞,趙氏算是鬆了口氣。
知道徐二郎是個有心的,虧不了自家二妞,趙氏臉上笑容也多了,雖說這次回門,趙氏下了不少功夫,可比起徐二郎帶來的東西,倒顯得寒磣。
趙氏私底下問,是不是二妞讓拿的,怎麼拿這麼多東西,不怕徐家那邊刁難,雖說分了家,可畢竟有那層關係,指不準就說出什麼難聽的話。
劉怡笑了下,告訴趙氏這些東西,都是徐二郎挑的,沒經過她的手,徐家那邊想說也沒由頭,拉著趙氏的手,讓趙氏防備著宋氏,這家都分了,宋氏咋就老喜歡往裏邊插一腳,說不定宋氏就是見趙氏軟性子,沒一句重話,才會欺負劉家。
趙氏點頭應著,大郎娶了媳婦,二妞嫁了人,就剩下三兒,家裏那些個銀錢,供三兒上學不是個難事,她也不用處處矮宋氏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