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子,趙氏不急著帶劉怡去二丫家,在村裏閑逛不時給劉怡說著村裏的人。
“二妞真乖!”見劉怡眯著眼,樂嗬跟人打著招呼。
揉了揉頭發,心裏摁不住得意,她家二妞真討人喜歡!
“娘,我不小了。”劉怡閃了下,躲開趙氏的蹂躪。
趙氏忍著笑,牽著劉怡的小手,說道:“是,咱家的二妞是大人了,走吧!”
走在小路上,兩側是農田。
“娘,那是誰?”劉怡揚起小臉,遠處田埂上迎麵走來兩人,肩上扛著鋤頭,穿著灰色棉衣,隔得遠,看不清長相。
“那是李大叔,李大嬸,你掉進河裏,就是李大叔把你救出來的。”說著,趙氏笑著上前打招呼。
“大叔,大嬸好!”劉怡帶著笑臉,脆脆叫人。
“是大軍家啊!二妞沒事吧,入冬河水涼,二妞可得小心點,病了可不好受!”劉怡嘴角一抽,這嗓門夠大,可這話怎麼聽著這麼膈應人?
“沒事了,上次的事,多虧了你們。”趙氏僵著臉,答話。
“他娘,這話咋說的。”李蒙拉了下林氏,冷聲嗬斥,“二妞乖,以後別去河邊,入冬霜露重,打滑跌下去可不好。”
“嗯!”甜甜點頭。
“大軍家的這是去哪?”林氏扯著嗓子,眼睛盯著趙氏右手提的籃子,“是啥?入冬這日子可不好過,大軍家倒是不錯,前幾日還聽著大榮家說大妞這幾日從鎮上回來,難道大軍家打算送你家二妞一起去鎮上?”
想著去二丫家,不好意思空手。趙氏準備了六個雞蛋和一包紅糖,這幾個雞蛋,趙氏留了很久,本想著下次去鎮上賣掉,換點年貨,二妞說想學刺繡。
“去二丫家。”趙氏尷尬笑了下,說著。
寒暄了半天,林氏意猶未盡,被李蒙拖著離開。
劉怡一臉怕怕,望向趙氏,“娘,李大嬸……好厲害!”
聽到劉怡這話,趙氏笑的有些扭曲,望著升起的日頭,無奈點頭,“嗯,很厲害!”
趙氏提著籃子,帶著劉怡走進二丫家。
李氏笑著領著趙氏兩人進屋,趙氏想著要回去,在院子牆邊搭個架子,種點蔬菜,前幾天鬆了地,誰知道二妞會掉下河生病,這一推,就推了好幾天。
“二妞在這,我會幫看著,你有事先回沒事。”李氏一臉溫和,將籃子退給趙氏,“他爹進山去了,咱家不缺這些東西,你留著弄給二妞吃,刺繡是精細活,得耗費些日子,二丫頑劣,要是能像二妞這樣聽話,我真鬆口氣,二妞留在這,說不定二丫能學著點。”
“二丫她娘,這可使不得。”趙氏推卻,非讓李氏接過籃子。
“別說了。”李氏嘴角含笑,走進廚房,用油紙抱了小塊臘肉,塞進籃子,從籃子中拿了兩個雞蛋,“就這樣定了,不然我可不敢把二妞留下來。”
“這……”趙氏看著籃子裏,油紙包裹的臘肉。
“沒啥,村裏誰不知道大榮家是個心狠的,這些年村裏大夥都瞧在眼裏。”李氏拍了下趙氏的肩,當初分家,大榮媳婦宋氏讓大軍一家淨身出戶,就連現在劉大軍一家住的房子,也是村裏大夥出麵,幫忙砌的。
“嬸嬸。”劉怡仰著頭,坐在二丫家院子裏,見著站在門口的兩人。
半天後,趙氏才揮手離去,李氏邁著步子走回院子。
比起劉家泥土房,二丫家的木房子,明顯好很多。
李氏書香門第出身,將房子打點的十分整潔幹淨,李氏回到屋裏,拿出碎步和絲線,琢磨該怎麼教劉怡入門。
“二妞,刺繡我能教你的不多,嬤嬤那時教我,我學的不過是些皮毛,沒有啥流派,刺繡針法分直針、盤針、套針、長短針……”李氏語調輕柔,在劉怡耳邊輕聲解說,刺繡她知曉的也不算多,最多能繡出點花式。
劉怡點點頭,她也沒打算學多少。
拿著針線,跟著李氏慢慢學了起來。前世跟著蘇麗學過蘇繡,畢竟過去那麼多年,連身子都換了,難免有些生疏,看著粗布上歪歪扭扭的針線,圖不像圖,畫不像畫……
眼瞅著,日頭越升越高。
“二妞,你真來跟我娘學刺繡?”院門,突然被推開,二丫撒腳走了進來,身上灰白的棉衣沾染不少泥土,臉上也變得像個花貓似的,卷起半個褲腳,叉腰揪著跟在後邊的狗子的耳朵。
李氏抬頭,見著二丫這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