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劉家有女(2 / 2)

劉暢,小名大郎,十一歲,性子憨厚,沒去私塾念書,跟著劉大軍下地做農活。劉怡小名二妞,今年八歲,最小的三兒劉瑞六歲,聰慧,卻有些調皮,前些日子送進了村裏私塾上學。

聞著米粥香味,劉怡聳了鼻子,想著起身。

趙氏忙上前,摟住劉怡,“你這娃急啥,又沒人跟你搶,這米粥一直在灶上溫著,這會還熱乎著,趁熱喝,明兒個娘去雞籠瞧瞧,看老母雞有沒有下蛋,給二妞煮個荷包蛋。”

見二妞沒事,劉大軍也放下了心,說了兩句,轉過身拿起籮筐和竹片,又編了起來。

入了臘月,眨眼功夫就快過年了,辦年貨也是一筆花費。

得抓緊時間多編些籮筐和簸箕,去城裏賣掉。

入冬,不好打獵,日子過得幹巴巴。年貨,明年的種子,這些都得備好,不抓緊哪行,趙氏忙活後,也走到一邊,開始幹活。

望著趙氏和劉大軍,又看看簡陋的泥土屋,劉怡鬆了口氣,昏暗的燈光,照著爹娘枯黃的臉,劉怡心裏不覺淌過絲絲暖意,被人關心的滋味真好,前世不管她做得再好,母親都不會讚賞她一句,在母親眼裏,劉倩才是最好,才最需要關心。

“嗬嗬……”劉怡不覺輕笑出聲,重新開始的人生,疼愛的爹娘,憨厚的大哥,調皮的小弟,貧苦的生活,其實沒什麼不好,這一次,她決不會重蹈覆轍!

“二妞,你笑啥?”趙氏放下竹片,望著坐在火炕上傻樂的劉怡。

眼裏閃現濃濃的愛意,二妞以前有些陰鬱,這一病,倒是明亮不少。

劉大軍手指靈活編著籮筐,一邊擺著水煙壺,困時,抽上兩口。見劉怡出笑,憨厚的臉,不覺染上笑容。

“娘,為啥不刺繡,一個籮筐才值幾個錢,得進山砍竹子,削竹片,費工夫編。”劉怡掰著手指,數了起來,編一個籮筐得花好幾天功夫,瞧著爹娘滿是蟲繭的手,劉怡心裏很不好受,無奈身子太小,什麼都做不了,隻得幹看著!

“刺繡那是小姐家做的活,哪是我們這些粗人能幹的活。”趙氏搖搖頭。

劉家村就劉一根的媳婦懂刺繡,一根家媳婦以前是個小姐,後來家裏落魄了,無奈才嫁給了劉一根,劉一根家在劉家村算是殷實人家,前幾年娶了他媳婦,在村裏還引起不小的轟動。

“娘,刺繡很難?”劉怡歪著頭,望向趙氏,“前兩日,二丫還跟我炫耀,她有一個新荷包。”

劉怡嘟著嘴,二丫是劉一根的小女兒,比劉怡大一歲,性子活波,就是有些愛搬弄是非,亂嚼舌頭,潑辣的性子,在劉家村名聲不小,不過樣貌清秀白嫩。

“二丫他娘,以前是小姐,學過刺繡,怎麼二妞你想學?”趙氏好奇,劉怡身子瘦小,瞧著不像八歲大的孩子,一雙大眼,咕嚕亂轉,趙氏怎麼瞧,都覺得自己女兒頂好,比一根家二丫漂亮多了!

“我怕二丫他娘不同意。”劉怡母親,蘇麗是江南蘇家旁係,父親沒死前,母親曾教過劉怡蘇繡,後來父親死了,蘇麗也就沒了心思教。簡單的基礎,劉怡倒是還記得些。

“要不,明日有空,我去二丫家問問。”劉怡想學刺繡,趙氏到不阻攔,學些本事也好,日後嫁人也算是門手藝活。

“他娘去問問,二妞不小了,學著些日後也好!”劉大軍了然點點頭,家裏三個娃,大郎十一了,隔幾年得討媳婦進門,小三去了私塾,將來得個一官半職也不錯,惟獨二妞晾著,家裏就一個女娃,劉大軍多少有些偏向女兒。

趙氏應著,想著明日帶了什麼東西,去趟劉一根家,跟一根媳婦提下二妞這事。

見爹娘這樣說,劉怡哪會不明白,他們的打算,一時間心暖暖的,“爹娘,不早了,大榮叔不是說,明天進山嗎?早些睡,養足精神!進山才能多獵些東西。”

“好,聽二妞的!”劉大軍放下籮筐,伸手掐了下二妞的臉,洗手準備上炕睡覺。

平時,二妞睡在隔壁,和三兒睡一起。今日受了涼,趙氏不放心,就將二妞抱了過來,讓大郎和三兒一塊睡。

劉怡朝裏頭拱了拱,眨著眼,等著趙氏兩人上傳,身子一扭,拱進趙氏的懷裏,樂嗬嗬睡了過去,趙氏也由著她鬧,劉大軍進屋,就瞧著趙氏摟著劉怡,睡在裏側,咧嘴憨笑了下,脫下外衫和鞋襪,把炕桌放上木箱,滅了油燈,躺著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