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苗的用法,一般在3~4周齡雛雞階段,肌肉或皮下注射0.25~0.3毫升,免疫期為2~3個月。16~20周齡時,再注射0.5毫升,免疫期為1年。
(5)製訂免疫程序:根據雞群情況,選用一種或幾種疫苗,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免疫接種方法,編排一個有序地接種方案,稱為免疫程序。據國內外有關資料說明,雞新城疫免疫程序,並無一定的模式。但在編排免疫程序時,應考慮如下幾個要點:
①根據1日齡雛雞母源抗體水平的高低和抗體水平的衰減程度,確定首次免疫日齡。
②雛雞免疫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宜選用弱毒疫苗進行基礎免疫。
③雛雞階段,體內產生的抗體衰減較快,120日齡以前,可酌情安排2~3次弱毒疫苗接種。
④在每次免疫接種後,一般弱毒苗是15~20天,油乳劑滅活苗是30~40天,進行免疫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適當調整免疫程序,確定最佳免疫日期。
⑤在免疫程序中,可單獨選用弱毒苗或油乳劑滅活苗,也可同時選用兩類疫苗,目的是為了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6)免疫效果不好的相關因素
①疫苗失效:主要原因是用戶對疫苗的保管和使用不當。例如在炎熱的夏天,用戶取回疫苗後,無冷藏設備,又沒有及時應用。把稀釋好的疫苗暴露在陽光下應用,或當日未用完,隔日再用,還有的誤用了過期疫苗等,均可導致免疫失敗。
②接種疫苗不規範:接種疫苗的方法有滴鼻、點眼、飲水、氣霧、肌肉或皮下注射幾種。使用每一種方法,都必須規範化,例如嚴格操作技術,接種劑量確實,使每隻雞都要獲得足夠的疫苗接種量,不能單純追求接種速度,不求質量。
③免疫程序不科學:有些雞場和個體養雞戶,不知道免疫程序的科學依據,教條式地按某種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沒有進行免疫檢測工作。當體內產生的抗體量較低時,就會形成免疫空擋,導致雞新城疫的發生。
④應激因素的影響:對健康雞群接種疫苗,能獲得良好的免疫應答。當雞群處於應激狀態下接種疫苗,就不能獲得正,常的免疫應答,而且容易發生新城疫。
所謂“應激因素”是指多方麵的不利因素的影響。在環境因素方麵,如高溫幹燥、電閃雷鳴、開山放炮,雞舍空氣含氨氣、硫化氫和二氧化碳量過高;在飼養管理方麵,如雞群飼養密度大、飼料單純,營養物質缺乏,供水不足,停電斷水,饑一頓飽一頓等;在疾病方麵,如雞馬立克氏病、黃曲黴毒素中毒、傳染性法氏囊病等,都屬於對雞群免疫不利的應激因素。
⑤傳染性法氏囊病的影響:法氏囊是雞的免疫中樞器官,體內幹細胞,在法氏囊中分化為具有免疫作用的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包括兩類細胞,一是漿細胞,在抗原刺激下產生抗體,二是“記憶細胞”,有“記憶”特異性抗原的作用。因此,當第二次接種疫苗時,雞的免疫應答能力加快,免疫力增強,免疫期延長。當雞群患有法氏囊病時,或雞群接種毒力較強的疫苗後法氏囊就會受到破壞出現免疫抑製,從而造成免疫接種無效。
下述免疫程序僅供參考:
7~10日齡,選用Ⅱ係苗或Ⅳ係苗滴鼻點眼各1滴,每隻雛雞要確保2滴免疫劑量。
30~35日齡,選用油乳劑滅活苗,每隻雛雞肌肉或頸部下1/3背側皮下接種0.25~0.3毫升。
110~120日齡,選用油乳劑滅活苗,每隻雞肌肉或頸部下1/3背側皮下接種0.5毫升,同時選用Ⅳ係苗進行飲水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