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百姓知情權被重視
2003年3月5日上午,山西患者於某,一個年僅27歲的山西女商人,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轉到全軍最著名的傳染病醫院——302醫院進行救治,當時院方稱患者病情“怪異”,懷疑是“非典型肺炎”,她後來被確認為北京第一例輸入性“非典”患者。
302醫院傳染病一科主治醫師薑天俊回憶說,3月5日下午16時30分左右,三名患者轉運到醫院,“兩名用平車推著,1名被攙扶著,看樣子病情都相當危重。”這三名患者即女商人於某、於某父親和母親李某,其父母年齡約50出頭。於某是常年在太原一家商場包租櫃台做珠寶買賣的女商人。2月下旬,她在廣東進貨時,發熱胸悶。當時於某沒有在意自己的病情,回太原後與家人相處一起。但不幸的是,與她密切接觸的家人相繼倒下。
3月8日,於某的弟弟、弟媳、於某丈夫等另外5人也住進了302醫院。
同時,一場災難降臨到北京白衣戰士頭上。最先倒下的是302醫院傳染病一科主任趙敏。3月6日,於某的父親病情突然惡化。醫護人員經過縝密研究,製定出初步治療方案。決定切開氣管插管輸氧,實行有創給氧治療。
切氣管、插管、強製給氧,意味著麵對麵近距離接觸。後來這被證實是醫護人員感染最嚴重的傳播途徑之一。但是,包括傳染病一科主任趙敏、二病區主任葉文華及主治醫師秦恩強、薑天俊等在內的眾多醫護人員,沒有退縮。3月7日晚8點多,該院醫務部向已經退休在家74歲高齡的薑素椿教授求援,6名醫生輪番給患者做心髒按壓,雖經1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終因這位患者年事已高、病情過重而死亡。
同樣的搶救情景出現在3月11日搶救於某母親李某身上,李某最終不治身亡。
3月11日,剛從搶救病房出來的傳染病一科主任趙敏,出現高熱,伴頭痛和全身酸痛,拍片、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不高,胸片異常,證實已感染了“非典”。
據調查,在收治北京第一例“非典”患者期間,302醫院前後包括丁幼紅、李林青、謝小健、張瑞新、李媛和許紅新等護士在內共15位工作人員被感染。
此後一個月之內,302醫院傳染病“非典”一病區、二病區的40餘名醫護人員中,有30多位感染或疑似感染。
“非典”(SARS)開始進入北京,而此前在廣東,這種怪病已經引起了市民的恐慌。
2003年2月8日,一條消息借著手機短信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廣州傳播:春節期間,從中山等地傳入廣州一種怪病,該病潛伏期極短,一天發病,很快發展為呼吸衰竭,當天死亡,無藥可治。目前,已有多人死亡,不少醫務人員也受到了感染。
根據中國移動通信廣州分公司的統計,僅8日一天,短信流量就達到了4000萬條,9日為4100萬條,10日為4500萬條。短信的發送多在親朋好友之間,而節後單位恢複正常上班,更加速了信息在各個群體間的傳播。
9日開始,有關“熏白醋、喝板藍根能預防怪病”的傳言興起,市麵上已現搶購端倪。10日,搶購風達到高潮,幾乎所有的藥店都人潮湧動。平時一大包10元以下的板藍根一下子飆升到三四十元,羅紅黴素、抗病毒衝劑在短時間內即告脫銷。普通的白醋,竟成了很多商店最緊俏的商品,價格節節攀升,從10元漲至80元、100元,就在當日,有攝影記者拍到了那張“白醋1000元一瓶”的曆史照片。
10日下午,廣東省衛生廳也召開情況通報會,時任衛生廳廳長的黃慶道透露:截至2月9日,廣東省共發現305例非典型肺炎病例,死亡5例,其中醫務人員發病105例,無人死亡。報紙很快印發了這條消息,這也是“非典型肺炎”這個後來掀起滔天大浪的名詞首次見諸報端,這一天也被作為“非典”之戰正式拉開序幕的標誌。
“如果我們提前獲取了廣東在防治“非典”方麵的經驗和教訓,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麵。”秦恩強說,“非典”對於北京而言是突如其來的,許多東西都來不及準備。
一些醫護人員表示,信息不通暢應該列為第一大因素。他們說,由於信息的不通暢,導致對“非典”缺乏科學的認識。開始很多醫院將“非典”當成普通高熱患者治療,醫護人員沒有采取嚴格保護措施。
4月3日,時任中國衛生部部長的張文康出席新聞發布會,在會上,他把“中國局部地區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製”一句話重複了好幾次。對此說法,醫學專家鍾南山,一直堅持要把“有效控製”改為“有效遏製”。一字之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懼權威的人格凸顯。與此同時,當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認為SARS的病原為衣原體時,鍾南山再次否定了這種看法,認為這種新疾病絕非常見的、可以治療的衣原體病毒所引發。
也是在那次新聞發布會上,張文康還鄭重宣布:“在中國工作、生活、旅遊都是安全的!”曾經做過醫生的張文康,麵對中外記者,拿著有關資料以非常肯定的語氣介紹了北京的疫情:“12個病例,死亡3例。”
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二天就明確批評了北京的疫情報告係統,認為北京的“非典”病例遠遠超過官方公布的數字。4月10日,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孟學農在會見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社長岡村正時依然肯定地說:“對於1300多萬人口的北京市,22個病例所占比例並不大,而且已經得到有效控製,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
但外界已經開始質疑這種聲音。4月11日,北京被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定為疫區。
此後,政府表態發生了變化,從“完全有能力控製‘非典’”變為“決定打一場硬仗”。4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廣東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用到了一個詞——“揪心”。溫家寶總理在短短幾天內分別到北京佑安醫院等一線陣地,看望醫務人員。一切都預示著,“非典”防治工作將可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4月20日,中共中央免去張文康和孟學農的職務,這一舉動被海外媒體視為“史無前例的果斷措施”,和對各級官員的“一次靈魂深處的震撼教育”,認為此舉表明新一代領導人決心與時俱進、塑造執政新風氣和新形象的努力,不會因為若幹官員的官僚習氣和墨守成規而打斷。對中國最高領導層的一係列措施,海內外均給予高度評價,中國抗擊“非典”從公開信息開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