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生子(1 / 2)

有孫掌櫃的作保,交了罰金。此事便就算過去了。

作坊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李杏考慮到村裏的不便,便和趙剛商量,將大舅家在鎮上的鋪子後麵的院子一並租了下來,當做作坊。並讓大舅一家搬了進去。

在搬家打掃院落的同時,水稻的收割也提上了日程。

李家有十畝地,三個男壯勞力加上王家安四人,天擦亮就開始,黑透了才收工,如此忙了三天,把十畝地都收好了。

而後兵分兩路,一邊打穀晾曬一邊犁地耙地,引水入田,把育好的秧苗下田後才算鬆了口氣。

這番下來,所有人都變得又瘦又黑。

有李母分擔了一部分輕便的家務,李杏和林飛燕也能騰出時間幫些忙。

打完穀以後沒有收回家,而是放到曬穀場上曬。

每日早上李家父子先到曬穀場把穀子攤開才下田,地方小,穀子多,為了不讓穀子悶著發芽,隻能攤厚些。

太陽毒辣,麵上的穀子很快就幹了,但是下麵的還是濕的。李杏和林飛燕每過半個時辰就去翻一翻,太陽落山時和李家父子一起把穀子攏到一堆,然後回家吃飯。

待到穀子都曬好了以後,便要收倉。幾人一背簍一背簍的把穀子都背到整理好的倉庫裏。李杏看著那小山堆的穀子,沒由來的想到一句話‘手上有糧,心裏不慌。’

秧苗下田了後下了幾場及時雨,倒是解決了灌溉的問題,李家父子三人也可以歇幾天,不用每天扛著鋤頭在田間守著從河裏引水灌溉,經常半夜還得舉著火把守夜。

李杏養雞養豬一方麵是想著能補貼家用,一方麵也是為了能有足夠的肥料。

豬糞難儲存,李杏平時都是用豬糞施肥,菜地或者棉花地。這次稻田裏用的全是平時存下來的雞糞。

將切碎的稻杆或是幹草鋪在雞圈裏,一個月換一次,把換出來的堆到菜園的一角,搭了個小棚子遮雨。

每畝地分到的雖不多,但是雞糞要比早木灰中的養分高,又沒有農家肥那麼惡心。草木灰加雞糞。李杏對此還是很滿意的。

李父對此也是讚歎連連,並且還和李杏商量著要多養些雞,以來獲取充足的肥料。

李杏早就想這麼幹了,有了李父的支持,李杏和李母商量著養了一百隻雞,就在菜園後麵加蓋了個雞圈,把原來的籬笆拆了擴建。

原來的雞還養在後院裏,前兩個月已經開始產蛋了,現在家裏的吃食和銀錢都不缺,李杏也不拿去賣。

每天給李母做兩個紅糖雞蛋,給外婆家送了四籃,給世安叔家送了一籃,還給王家安送了一籃,家裏時不時做個煎蛋、蛋卷包飯、荷包蛋、煮蛋、蛋湯……

就這樣,家裏的蛋還是餘下許多蛋。

不過李杏現在也沒心思處理這些蛋了。

李母的肚子已經顯懷,八個多月的身子,李杏實在不敢讓她在幹活了。

家裏的活都落在李杏和林飛燕身上,李父帶著大哥二哥每日在田間忙碌,不是稻田就是棉花地,王家安也時常過來幫忙。

二哥原本八月要參加鄉試,但是現如今家裏的人手忙不過來,便和家裏說今年暫時不考,到三年後再考,語氣堅決十分堅定,不是商量。

李母當場紅了眼睛,李父沉默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什麼也沒說便起身回房,這便是默許了。

一家人在低迷的氣氛裏過了幾天便又恢複過來,或者說是把這件事埋在心裏,不再提起,每日裏依舊說說笑笑。

不管是笑著過還是哭著過,這日子還是要一天一天的過……

林飛燕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得到了李家人的認可,她每天為李家忙前忙後的原本長得圓潤些得臉又迅速消瘦下去,從來不叫苦不喊累,照顧李母又用心。連對她態度最冷淡的李母也對她有了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