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別後,思也悠悠念也悠悠……”想想的豆蔻年華剛好是瓊瑤阿姨、灌籃高手、美少女戰士充斥的年代;是小升初還需要考試的年代;是還有子弟學校,班級一半以上都是發小的年代。在經過借讀轉學的洗禮後,在經過重點中學失利的摧殘後,她又回到了最初的學校,抓住了重點班的救命稻草,還不至於在人前顯得太落魄。承受著與新班級小夥伴友誼大廈尚未封頂,原班級小夥伴友誼地基並未打牢的尷尬,腦袋裏又總是徘徊著老師臨畢業前對父母不陰不陽,不親不疏,不遠不近的那句對話“想想如果不轉學,也能考上重點班,轉了學不也沒有考上重點校麼?”這樣的不舒坦,想想升入了一中的重點班。
印象深刻麼?當然深刻,怎麼第一天緋聞就出現了……想想懵懵的腦袋頓時死機,怎麼自從離別後,這邊人類的進化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與隔壁班老同學排排站順便敘舊的姿態就會很曖昧;與同班級相熟同學借用的草紙就是血淋淋的證據。前者還好,可後者就像是一場不切實際,不明就裏,讓想想有時沉溺,有時無法理解,有時混淆,但又躲不開,不會處理,不能自行醒來的夢。最起碼14歲的想想當時不會處理,而這場夢可能在10年後才算真正醒來。但在這場夢裏是收獲的更多還是失去的更多,到現在想想也沒有理清,可能青春都是一道無解的習題。而這也是想想在許多題目中解的最久的一道,其實並不想傷害,隻是不小心陌路。
緋聞的男主角何毅符合學生時代對天之驕子的定義,家境普通,成績優異,頭腦聰明,思維活躍,當然也受人歡迎。相信在許多人眼中他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他還有兩個好兄弟吳飛和張映,是一班的鐵三角。一個是以後想想的萬年同桌,發小張筱雨的暗戀對象,一個則是閨蜜董伊伊心裏一直擦不掉的那抹淡淡的憂傷,淡的隻有自己清楚,默默憑吊。想想一直都覺得小說中的青春酸澀誰都擁有,不是專利不全雷同但總巧合,無過錯不錯過,無遺憾不懷念。
除了緋聞纏身,變成同學們課餘時間打牙祭的話題外,想想的小日子其實過得還不錯,按部就班的上學放學,努力交朋友建造友誼的小船,將自己親和力發揮到最大化的同時愛答不理的學學習。在一次自習課,想想抬頭溜號的時候,恰巧與吳飛回頭的視線交彙,兩人會心一笑後繼續埋頭寫字。想想覺得這個吳飛還真是同道中人,愜意!但“時間飛逝,時光荏苒”,想想慢慢意識到隻要自己抬頭就會看到吳飛,接收到他的目光,無一例外。在經曆過緋聞的現實教育和小夥伴的啟蒙教育後,想想不再心如止水,但又不敢跟朋友談起。自己小心翼翼的保持著這份悸動與懵懂,似期待似忐忑,酸酸的但又甜甜的,直到想想長大成人也沒有跟誰說起過這件事,當然也沒有人知道她做過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小心翼翼的故意靠近,微笑時努力笑彎的眼睛,談天說地時不經意的一瞥,這都是屬於14歲時想想的小秘密。
可是就像胳膊擰不過大腿,小溪也終會投入大海的懷抱,想想在吳飛並沒有什麼其他的舉動後,注意力和精力就被同學拉入到緋聞的主流中,也讓想想與何毅這兩個本來並不熟絡的老同學開始有了交集。自己那點蠢蠢欲動的小心思甩甩頭就被放到了腦後,有時候一瞬間的拉扯就讓距離變成了永恒,一刹那的不經意就會讓現實轉彎再也回不去原來的軌跡。
這樣的故事從豆蔻年華說起,你會不會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