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天,衛川一直都在舅舅家的書房裏,他沒有為科試做準備,因為所有的文章都在於平常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有所成的。更讓衛川感興趣的是,舅舅家裏有很多記載奇人異事的古書,裏麵記載了很多衛川覺得不可思議的存在。
“北冥有鵬,腿如柱,翼垂天……”
“東荒之盡,有巨蛇舞於青天,人首蛇身……”
……
衛川漸漸看得入迷了,每天都要等李淩叫他才知道又到了吃飯的時間。衛川問過舅舅,書籍裏記載的是否真實,又是何人撰述。舅舅隻是告訴他,奇人異誌乃是先民的一些美好願望,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民間流傳開來。也有人說有人偶然間得見一些奇事,因無人相信,故著書立傳,待留後世。江湖人士崇尚武道,探索身體極限,但也隻是強於普通人而已。江湖傳言,世上或許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存在,但不現世間,無人可知。
“好了,傻小子,那些隻是虛假傳言而已,乃是杜撰而出,你不要多想了。明天就要科試了,好好準備吧,但是不要太過勞累。”
當天晚上,烈火門長老來到青木城,帶走了李淩,稱要帶他去烈火門,才能在武道上有所成就。在離開之前,李淩找到衛川,滿懷壯誌地說道:“衛川,抱歉,不能陪你去考試,也不能給你慶祝了,不過,你一定能夠考上的。等我學有所成,定來助你,到時候,咱哥倆一文一武,定要做出一番大事!哈哈!”
“好,我等你歸來!”衛川看著李淩滿懷壯誌,也不想影響氣氛,豪爽地說道。
看著李淩離去,衛川心中感歎,雖然相識隻有幾日,但是李淩給了他很多的溫暖,他永遠都記得,有個少年,為他雷霆出手,有個少年,說要與他共闖天下,成就大事。衛川沒有李淩那般樂觀,他不知道這一次離別之後,等再見又是何年何月。短短幾天時間,衛川就已經經曆了兩次離別,而且離開的都是自己至親之人,他又怎能不感歎。
第二日,在與舅舅前往考場的路上,衛川遇見了李家的幾位小少爺,幾人雖然心中怨恨,但是李廣在場,給他們一萬個膽,也不敢表現出來。
“哼,一個鄉巴佬,最多也就識幾個字而已,我就不信他還能翻出什麼浪!”
“等結果出來他就會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是,到時候看他如何神氣!”
……
見兩人走遠,幾人又開始發泄心中的怨恨。通過上次的事情,幾人再也不敢有所動作,隻能在心裏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說起來,幾人也是驕橫跋扈慣了,本來與衛川並沒有仇隙,幾次見麵衛川也沒有說過一句話。之所以針對衛川,是因為嫡係的人與李廣本就不對付,他們隻不過是想仗著自己的身份,侮辱李淩與衛川一番取樂而已。那日,幾人也是在街上無聊,看見衛川與李淩,想要找點樂子,卻不想在大庭廣眾失了麵子,最後還被人找到了家裏。高高在上慣了,所以幾人也就理所當然地把這一切歸咎於衛川。
衛川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個大門口,隻見大門裏麵是很大的一塊場地,四周都是柵欄圍著,在廣場上整齊地擺放著桌椅,場麵很是宏大。
“川兒,我就隻能送你到這裏了,自己進去吧。不要過於擔心,不管你能不能考上,我都會跟你去把你爹娘接到青木城。放心去吧,我在這裏等著你!”李廣停在門口,對著衛川說道。
衛川心中一暖,點了點頭,緩緩地走進了大門。
走進考場,衛川才知道參加考試的可不止是像自己這樣的少年,像自己這個年紀,算是這裏麵最小的,其中有一些人已經是中年摸樣。“看來科考真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啊,這些人考了這麼多年居然還沒有考上。不知道如果我考不上,以後要怎麼辦。”看著這麼多“前輩”,衛川心裏也是感慨良多。
琅國的整個權力機構比較簡單,在國都之下,設有三十六城池,青木城就是其中之一。而城池之下是鎮,再之下就是村了。衛川家的衛家村就隸屬於青木城的小黎山鎮,不過由於小黎山鎮比較偏遠,所以比較小。因為江湖人都崇尚武道,琅國的文人並不多,所以琅國的科考製度也較為簡單。從十五歲開始就開參加科考,首先是鎮上第一輪考試,然後是去所在的城池參加鄉試,再之後去國都參加會試。
廣場中間有一張精致的桌子,邊上坐著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在其身邊還站著一隊人,身穿黑色服裝,嚴陣以待。衛川知道,要去那裏報到,緩緩地走到了桌子跟前。
“名字”
“衛川”
中年人睜開眼,在桌上的名單裏找了一會兒,然後又靠到椅子上,閉上眼假寐。
“第五排左數第二十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