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留在青山裏(2 / 2)

因為是鄰居,葉根子從外地回來後,倆人就不自由了。馬二在自己屋裏,總聽著隔壁的動靜。這天葉根子騎摩托下山,馬二聽了個真切,就拿著拚裝的半自動步槍,在葉根子返回必經的道邊林子裏等著。當聽到摩托車的轟鳴聲,馬二睜大了眼睛,看到葉根子騎摩托過去了,馬上竄出林子,站在大道上,端槍瞄著葉根子的後腦勺,開了兩槍。據驗過屍的警察和看過的人講,槍打得很準,是從後腦勺穿過去的,子彈在前臉部分炸開,把半邊臉都炸沒了。馬二自已供述,開完槍後,他很惶恐,不敢到近前看結果,馬上鑽進林子,一陣狂奔。慌亂中把槍丟進了林子裏一處水泡子。翻過小山梁,到了山下學校的操場上。這些天,廠部正舉辦藍球聯賽,十幾個車間、車隊、機關、醫院、學校等的人員聚攏在操場上看球賽。馬二躲進人群裏看球賽,還跟不少人打招呼,所以,案件開始排查時,有證人證明他在看球賽,就沒有懷疑到他。隻是人算不如天算,他開槍時,被兩個小學生看到了,有了這一線索,被當地人譏笑為業餘偵探的派出所人員,有了目標。一開始審馬二時,他拒不承認,半個月過去了,也沒有結果,後來,縣裏公安來人把他帶走了。據說,在縣裏,白天不停地審,晚上在頭頂吊上鎂光燈,整宿不讓休息,最後,馬二熬不過,終於招認了。雖然招認了,隻有口供,沒有物證,不能結案。前幾天,秘密來了兩次,押著馬二去找丟在水泡子裏的槍枝,但馬二一會兒說在東邊,一會兒說在西邊,把警察腿都溜折了,也沒找到。回去後,警察把馬二狠狠收拾了一頓,這次又來了。

李越回到學校,心裏惦記著案子的進展,放學時,有家長來學校接孩子,帶來了信,說馬二這回是把槍找到了,但他也完了,秋後可能就斃了。

槍找到了,但槍械專家把槍拆開後,怎麼也組裝不上,因為那零件都是殘次品,七扭八拐的,是馬二自已揀回去,找沙輪、銼磨後,組裝上去的。最後,還是馬二親手又組裝了一遍,看得旁邊的槍械專家連連搖頭,不知是驚歎還是可惜。

葉根子就這樣走了,還沒搬去油田享福,先留在了這青山裏。李越有時上完了課,坐在辦公室裏,想起他,想起在工地裏的日子,很是悵惘。

轉眼夏天過去,秋天來了。李越左鄰右舍的夥伴來找他,說很多人在廠區刨廢鐵賣錢,約他周未一起去。

原來,自從工廠停產後,廠區漸漸開放了,改建了一部分辦公房為住宅,為沒有房的小年青結婚用。這些住進廠區的人,在自家的房前屋後平整院落時刨到了廢鐵,山下的人聽到後,就都擁進了廠區。

在工廠幾十年的生產期間,有許多不合格的槍械零件,當班的車間工人手懶,往往出了車間不遠,見沒人看到,哪兒有坑就隨手扔哪兒。原本崎嶇不平的山地,幾十年下來,愣是被這些廢鐵墊得平坦寬闊。有時,圖省事,工人們就從敞著的窗子往外扔廢鐵件。現在工廠停產這麼些年,廠裏的工人捉蛤蟆賣林蛙油的、上山偷偷伐木的,做買賣的,幹什麼的都有。見有人賣廢鐵賺錢,一股腦地擁進了廠區。

周六,李越與夥伴們騎著自行車,來到廠區,見道邊的幾十處車間,房前屋後被挖得象戰壕,已經有兩、三個人深了,下麵還有人用鍬向上拋著土。道邊堆滿了生鏽的槍管、槍槽、各種鐵塊。同伴從廢鐵堆裏揀出一根槍管,外麵鏽得直掉渣,不成樣子,裏麵卻象鏡子一樣亮,一圈圈的螺紋清晰可見。有工人說,那是鍍過鉻的,幾十年都不變樣。

“馬二就是揀了這樣的槍管零件回去組裝的,你可別學馬二呀,我可救不了你。”同伴開著李越的玩笑。

揀了不少的廢鐵,賣給小販子,數完錢回過頭一看,鄰裏的夥伴又少了一些。原來,有一些地市的接收單位有信了,接到通知後,人們到廠裏的勞資科、人事科辦理了手續,開始雇車搬家。上級的政策是按結婚戶計算,每戶兩萬元搬家安置費。盡管依依不舍,但人們還是陸續走了,街道上越來越冷清。

沒搬的人們照常給自已找著事做,快到秋季了,有人開始結網下河,這附近的河流有六、七條之多,每年秋季都有人捉林蛙,扒蛤蟆油到南方去賣。人們就是這樣惶恐不安地找事做,磨著時間,等待著自已未來的不同去向,等待著未知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