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空城遁走計——必要時候,棄無用之城以求全身而退(2)(2 / 3)

這家公司本來有很多的茶葉庫存,但是對外卻宣稱貨物不足,還因此提價,從這裏看來,他是反用了空城計。空城計講究的就是從表麵上和心理上進行偽裝,讓事實變得不易捉摸,讓形勢也變得深不可測,一般來說都是將自身實力擴大的做法,而這家公司明明庫存足,卻說不足,明顯就是將自身實力縮小的做法,空城計原來還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的。

其實,從市場的角度而言,物品的價格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簡單的說這個價值規律就是,供不應求,物價上漲,供過於求,價格下跌。如果僅有的貨源被我發掌握了,那麼就會在市場上形成一地的壟斷。這時候,對於壟斷市場,價格就不受任何影響。就算積壓庫存,我方依舊可以宣傳缺貨,以此提高價格,賺取高額利潤,並且可以和很多商家建立良好的合作,既沒有被人投訴坐地起價,也沒有損害自己的利益。反之亦然,如果我方隻是擁有一個貨源,同時又不處於壟斷地位。這時,為了穩定客戶,可以對外宣稱貨源充足,但不能擅自提價,會給對手造成可趁之機,這樣就很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

實戰2:具有眼界的經商之道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蘇伊士運河在中東戰爭爆發後被迫中斷。但是在那個時期,蘇伊士運河對整個貿易運輸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中東購買石油後,通過蘇伊士運河能減少航運時間,很多西方國家短期之內就能把石油運回國內。可戰爭爆發後,他們隻能借道好望角,不僅增加了航運時間,還增加了運輸成本。可運輸石油卻因此成了一筆很好賺的買賣,很多國家紛紛看到了其中利益,隨後成立了很多石油運輸公司。但是隨著石油公司逐漸增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石油運輸的費用就較以往有所下降。

挪威人阿特勒·耶伯生繼承了父親創辦的海上運輸公司,可這家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隻有3艘運輸石油的油輪和7艘運輸其他大型貨物的貨輪。因為市場競爭壓力大,阿特勒·耶伯的運輸公司隻能采取優惠的運費的方式維持生存,而三艘油輪也花費了公司巨大的精力,牽製了公司的發展。麵對公司現在的糟糕的經營狀況,阿特勒·耶伯生打算將油輪賣掉,用這個錢添置幾艘貨輪,讓公司走出困境的同時,也為公司的發展做一個規劃。以後公司不再承擔石油運輸,隻運輸其他的貨物。

不僅公司內部不理解阿特勒·耶伯生的做法,外界對此也議論紛紛。因為對一個公司而言,有錢賺才是最重要的,而當時的石油運輸是很賺錢的,結束這個生意,就意味著失去利潤。為了得到公司高層的支持,阿特勒·耶伯生對自己的做法進行了解釋:“公司目前規模尚小,石油運輸的生意“綁架”了整個公司,使得公司運營在資金流動上出現了問題。雖然目前石油運輸是很賺錢的,但是所要承擔的風險依然很大。

目前,由於戰爭爆發,所以石油的需求才很大,要是戰爭結束,那麼石油運輸的生意就很快沒落下去。同時我們現在的油輪趁著石油運輸行業還很賺錢的時候,可以賣個好價錢,這樣我們的流動資金可以充足點。”最後,他還強調說:“做生意不能隻是唯利是圖,一定要有預見性,長遠的發展計劃對公司的未來才有好處。”聽完阿特勒·耶伯生的解釋,公司內部對他的計劃給予了支持。很快,拋棄石油運輸的阿特勒·耶伯生公司與其他很多國家的企業建立了長期的運輸原材料和鋼鐵產品的合作。隨後,公司的生意也越來越好,規模也逐漸發展壯大。

時隔六年,中東又一次爆發了戰事,為了反對美國等四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一些生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紛紛提高了石油價格。油價大漲之後,各石油輸入國減少了石油的需求量,以替代性能源來減少石油帶來的重負,所以,海上石油運輸業開始蕭條。加之,北海和美國阿拉斯加成功開采出石油,各國紛紛改變運輸航線,取代中東石油的需求,因此,海上運輸業更加雪上加霜。看到石油運輸業不景氣,為了規避石油運輸的風險,很多公司紛紛拋售油輪,來轉換其他生意,可是依然遭受了巨大損失。有些公司資不抵債,麵臨著破產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