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健康是最好的儲蓄(2 / 3)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台灣著名的企業領袖、宏基董事長施振榮,經常在打球後感到眩暈,需要平躺休息才能恢複,但在很長的時間裏,他竟然從未想到過自己可能得了心髒病,直到被迫去做了身體檢查,才恍然大悟。2004年7月,曾被譽為“膽大包天”第一人,集團擁有航空、乳業和置業投資三大板塊,總資產35億元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患腸癌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年僅38歲。這則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這些人在自己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卻因過度勞累而失去生命,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正確對待壓力,而使自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現代社會是一個到處充滿壓力的社會,有求學的壓力,有家庭的壓力,有工作的壓力。美國精神健康研究所菲利浦·戈爾德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沒有壓力的環境。要求生活中沒有壓力,就好比幻想在沒有摩擦力的地麵上行走一樣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怎樣對待壓力。從事壓迫感研究30多年的塞利說:“現代人要麼學會控製壓迫感,要麼走向事業的失敗、疾病和死亡。”

其實,人們一直生活在兩種壓力中,一是作用於軀體的物理壓力,如大氣壓、地心吸引力、心髒壓力等,這些壓力維持生命形式。二是內在的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壓力等,這些壓力保持人的警覺(清醒狀態)和合適的行為模式。

可見,壓力並不都是無益的。研究壓力於人類身心影響最有名的加拿大醫學教授賽勒博士曾說:“壓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們,不要認為壓力隻有不良影響,而應轉換認知和情緒,多去開發壓力的有利影響,本來人類在其一生中,就是無法擺脫壓力。

既然無法逃避壓力,就要學會正確對待壓力,若無法與壓力相存,甚至克服壓力來獲得回饋,隱藏在男人身上的這一隱形殺手將使你患上各種身體與精神疾病,如果,天天受到壓力的折磨,不僅對工作人員及家庭生活造成傷害,同時也將導致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下降,甚至無法彌補的損失。

減緩生活步調

很多追求成功的人,都舍不得停下腳步放鬆自己。在他們看來,放鬆是對工作的一種不負責任和對時間的嚴重浪費。他們以為隻有永不停歇,才能早一點獲得成功。即使已經精疲力竭、油盡燈枯,他們依然不願停止。這的確是難能可貴,但絕不是明智之舉。

喬治是一家會計事務所的職員,有一天早上,他手上握著剛從紐約事務所發來的信函,正想走下佛羅裏達飯店的陽台,無疑,陽光照耀的假期已經泡湯了,接下來該是非常忙碌的工作時刻。心頭一急,隻想趕快進入狀態,匆忙地走著。此時,一位壓低帽簷、舒服地躺在搖椅上的朋友,一眼瞧見了慌亂疾走的他,就以佐治亞州特有的南部柔軟腔調喊道:“先生,你想趕往哪裏呀?身浴佛羅裏達亮麗陽光的你,不該還是如此急躁不安。來!坐坐搖椅,咱們一起完成偉大的藝術吧!”

“究竟是什麼?請你告訴我,我真的不曉得你是從事哪種藝術。”喬治不由放慢了腳步,壓低聲音問。

“沒什麼,”他安詳無事地回答,“隻是想與你共享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呀!如今大多數的人都已忘了它是什麼了。”

“我是在做日光浴藝術,閑坐此處,讓慈愛溫情的陽光撫慰身心,一絲絲地滲透我的靈魂,請問你曾想過‘太陽’嗎?”他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