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青年喜歡搞研究,滿腦子裏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渴望有一天成為舉世矚目的發明家,全世界的人都享用他的發明創造。
因此,當他看到水變汽油的廣告時,馬上買來了資料,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接待串門的客人,電話線掐斷,總之一切與外界的聯係都被他切斷了。他需要絕對的安靜,需要絕對的專心,直到這項偉大的發明成功。
青年夜以繼日地搞研究,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飯時,都是母親從門縫裏把飯塞進來,他不準母親進來打擾他。他經常兩頓飯合成一頓吃,大部分時間都把黑夜當作黎明。善良的母親看見自己的兒子越來越瘦,終於忍不住了,趁兒子上廁所時,溜進他的臥室,看了他的研究資料。母親還以為兒子的研究有多偉大,原來是研究水如何變成汽油,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母親不想眼睜睜地看著兒子陷入荒唐的泥淖無法自拔,於是勸兒子說:“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規律,別再瞎忙了。”可這位青年壓根就不聽,他頭一昂,回答說:“隻要堅持下去,我相信總會成功的。”
五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轉眼間,那位青年已白發蒼蒼,父母死了,他沒有工作,隻能靠政府的救濟勉強度日。可是他的內心卻很充實,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一天,多年不見的好友來看他,無意間看到了他的研究計劃,驚愕地說:“原來是你!幾十年前,我因為無聊貼了一份水變汽油的假廣告。之後有人向我郵購所謂的資料,原來那個人就是你!”
青年聽完這一番話,立刻瘋了,最後住進了精神病院。
因為有太多堅持到底的故事,所以我們一直以為堅持就是好的,而放棄就是消極的思想。其實堅持代表一種頑強的毅力,它就像不斷給汽車提供前進動力的發動機。但是,在前進的同時還需要一定的技巧,有時假如方向不對,則隻會越走越遠,這時,隻有先放棄,等找準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舉。
堅持需要勇氣,然而,放棄需要更大的勇氣,當我們發現自己走錯路時,就應該果斷地放棄。可是很多人往往沒有這種勇氣,他們會說,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已經無法回頭了,已經沒有選擇了,隻能夠這樣走下去了;或者說,是老天爺要自己這樣做的,這是命中注定的。什麼“無法回頭”,什麼“命中注定”,其實都是為自己缺乏勇氣直麵現實而找的借口,是害怕自己的放棄不但改變不了困境,反而會陷入更大的困境。有這樣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更要明白,你已經在困境裏麵了,假如你不出來你就永遠在困境裏麵,而一旦你邁出了第一步,你就會多一個選擇,這總比隻有一個選擇要好吧。說到底,還是觀念問題,是因為沒有從習慣性思維當中擺脫出來。
其實,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悲劇,往往就是由無法放下自己手中已擁有的“東西”所釀成的:有些人不能放下金錢,有些人不能放下愛情,有些人不能放下名利,有些人則是不能放下不應該執著的執著。
然而,假如你能夠領悟“放下”的道理,你將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隻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當下。更何況,人生在世,假如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東西放下,你的“人生行囊”將很快就沒有空間去擱置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一個人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度量。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與掌聲,有處世經驗的人大都能等閑視之,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對於坎坷與泥濘,能以平常心視之,就非易事。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能不為之所動,能坦然承受,這就是一種度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為樂事,這便是一種極高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這是一種超脫,但這種超脫又需要多年磨煉才能養成。拿得起,實為可貴;放得下,才是做人的真諦。
有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會暗自慶幸自己拿了多少。其實,他們才是最糊塗的,拿得越多,說明放不下的也越多,那麼,背負的也就越多,活的也就越累。
勇於放棄
人生中有時我們擁有的內容太多、太亂,我們的心思太複雜,我們的負荷太沉重,我們的煩惱太無緒,誘惑我們的事物太雜亂,大大地妨礙我們,無形而深刻地損害我們的利益。
我們的人生要有所獲得,就不能讓誘惑自己的東西太多,心靈裏累積的煩惱太雜亂,努力的方向就會過於分叉。我們要簡化自己的人生,我們要常常有所放棄,要學習經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中和內心裏的一些東西斷然放棄掉。
假如我們永遠憑著過去生活的慣性,日常世故的經驗,固守已經獲得的功名利祿,想要獲取所有的權錢職位,什麼風頭利益都要去爭,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讓我們眼花繚亂,什麼朋友熟人都不願得罪,這樣我們會疲於應付,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無謂的紛爭、無窮的耗費上,不僅自己的正常發展受到限製,甚至迷失自己真正應該前行的方向。
在人生的一些關口,我們的生命中會長出一些雜草,侵蝕我們美麗人生的花園,搞亂我們幸福家園的麥地。我們要學會對這些雜草鏟除和放棄。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放棄異化扭曲自己的職位,放棄暴露你弱點缺陷的環境和工作,放棄實權虛名,放棄人事的紛爭,放棄變了味的友誼,放棄失敗的戀愛,放棄破裂的婚姻,放棄沒有意義的交際應酬,放棄壞的情緒,放棄偏見惡習,放棄不必要的忙碌壓力。
放棄我們人生土地和花園裏的這些雜草害蟲,我們才有機會,同真正有益於自己的人和事親近,才會獲得適合自己的東西。我們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種,致力於有價值的耕種,最終收獲豐碩的糧食,在人生的花園中采摘到美麗的花朵。
放棄得當,是對圍剿自己藩籬的一次突圍,是對消耗你精力的人或事的有力回擊,是對浪費你生命的敵人的掃射,是你在更大範圍去發展生存的前提。
放棄得當,是對捆綁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丟掉那些不值得你帶走的包袱,拿走拖累你的行李物件,你才可以簡潔輕鬆地走自己的路,人生的旅行才會更加愉快,你才可以登得高行得遠,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風景。
放棄那些不適合自己去充當的社會角色,放棄束縛你的世故人情,放棄偽裝你的功名利祿,放棄徒有虛名的奉承誇獎,放棄各種蒙住你的眼睛的遮羞布,你才能夠騰出手來。用足夠的精力與智慧去贏取你真正應擁有的東西,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自由自在地發掘自己的潛力,主題明確地直奔自己應該追求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假如我們不及時地將損害我們的雜草和腫瘤放棄,不及時地將它們從我們的生活中掃除,從心靈裏清理出去,它們就會妨礙我們本應快樂擁有的一切,絆住我們前進的腳步,蒙住我們判斷是非的眼睛,腐蝕我們的生存,占據我們寶貴的人生空間,榨幹我們生命土地裏的水分和營養,打破我們的發展次序,給人生添亂、添煩。
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僅有一次,我們不能讓太多無關的人事功名來消耗我們的光陰和智慧;也不可能去成就你的事業,做到名利雙收事事如意;更不能與那些消耗我們的人事,來個持久戰,讓它們給我們不斷地帶來麻煩和損失。我們要用放棄來保護自己,來成就自己,來砥礪自己。
放棄,需要背水一戰的勇氣與魄力,放棄是痛苦的、是疼痛的、是難舍的、是悲涼的,需要心靈太多的掙紮、猶豫和勇氣,放棄意味著永遠的喪失和缺憾,甚至有時需要我們重整旗鼓,從頭來過。
放棄,需要智慧和遠見。放棄,還意味著我們和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永遠錯過,放棄,有時使我們難以割舍得心疼、心碎。放棄鑽營權力與沽名釣譽,也許你將布衣終身;放棄金錢職位,也許你再也沒有了享樂的機會;放棄社交和朋友,也許你要承受孤獨和寂寞;放棄失敗的戀愛婚姻,也許你要獨自飄零單飛。
放棄,特別需要你調動自己的智慧與勇氣,進行周密無悔的判斷,下定一往無前的決心,然後破釜沉舟,果敢行事。
生活,要求我們學會爭取,也要求我們學會放棄。假如你感到太苦太累太煩太忙太雜,假如你有太多的心事與苦惱,假如你失去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假如你沒有得到真愛真情,假如你的生活被眾多的迷霧遮住了眼,請嚐試放棄一些包袱與拖累。
及時放棄,放棄得當,勇於放棄。明天,你的太陽會在明朗的天空蓬勃火紅地升起;明天,你的人生花園,有了賞心悅目的規劃清理;明天,你家園的土地,會有一片清靜和平、旺盛生長的新氣象。
真心喜歡自己
假如說把世界上的芸芸眾生,硬分成兩種人,你會怎樣給他們分類呢?
其實,不論你用什麼方法分類,世界上都不止兩種人。不過,假如硬要分成兩種人,那世界上真的就隻有兩種人了,那就是喜歡自己的人和不喜歡自己的人。
根據這個標準分類,恐怕有一大堆人要擠在不喜歡自己的那一邊,隻有很少數的人能夠開心地舉手說:“我喜歡自己。”
不喜歡自己的人,總有一籮筐的理由:我太矮、我有青春痘、我不擅長交際、我的學問不好、我家境清寒、我父母不體麵……
而喜歡自己的人,卻不一定說得出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喜歡自己,並不盲目,他們不相信自己是十全十美,反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具有很多缺點。隻不過,他們願意接受自己的一切,一切的優點和缺點,不企圖掩飾,不刻意改變;當然,更不會癡妄地羨慕他人。
喜歡自己,是快樂的起點。
人,天生不平等,有美醜胖瘦、高矮貧富,但是也有公平的一麵,所有的好條件與所有的壞條件,都不會同時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仔細思索,美麗的人或許太懶惰,以致一事無成;而能幹的人可能過於操勞,損害了身體;富有的人縱情聲色,未必能保有美滿的家庭;有學問的人自律嚴謹,說不定也會失去發財的機會。這樣想來,人人都有所得,卻也不自覺地失去了什麼。
最快樂的人,是了然於人生的不完美,卻又能在這不完美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求全”本是人性的通病,擁有一份好工作,還希望能夠賺取更多的錢財;擁有理想的婚姻,又盼望事業飛黃騰達;一旦做了富翁,又恨不得在報章雜誌頻頻露臉,出盡風頭;更有人,事業、財富、婚姻、愛情等等,所有的好東西都想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殊不知十全十美本來不是自然界的規律,月亮圓了會缺,春花開罷即謝,春去冬來四時運轉不息,不曾為任何一個美好的時刻所羈絆。
人生也難求絕對的圓滿,際遇有時順有時逆,財富來時有如巨浪湧到,去時又如退潮的海灘,愛情、婚姻、事業既難樣樣美好,更難時時順心。
生活在這樣坎坷的命運裏,難怪有很多人要怨天尤人,落入憤懣不平的行列中,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百般挑剔,整天籠罩在不快樂的陰影之下。
隻有喜歡自己的人才知道,快樂的秘密不在於獲得更多,而在於珍惜既有。能深刻檢點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就會明白,其實人人都蒙恩寵,享有莫大的福氣。
沒有人能確切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受人歡迎,可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我是不是喜歡自己?
心理學家凱特發現,要讓他人喜歡真正的你,就應該培養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許你會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一般人認為可以吸引人的美貌、魅力、人際關係等等,並不是你需要具備的特質。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生來既不美麗,又不富有,可是卻能受到朋友的喜愛,最重要的道理是:他們真心喜歡自己。
假如你能接納心理學家凱特的建議,或許你也能輕易成為一個喜愛自己的人。
學習一個人獨處的方法,不論一個人的年齡是大是小,能否麵對孤獨,正是對個人成熟度的最佳考驗。成熟的人擁有獨立的自我,不需要時時刻刻依賴他人,即使在孤獨時,也能夠堅強地妥善處理,流露出成熟的自信。而這種成熟與穩定的個性,正是一個人接納自己、相信自己的象征。
必須將每個人當成不同的個體,我們往往在還沒有清楚地認識一個人之前,就主觀地先下結論:這個人一定很頑固,這個人恐怕不好相處,這個人說不定很挑剔……這些先入為主的印象,往往阻礙了我們去認清人們的本來麵目。
因此,拋開成見,學習去看清他人真實的一麵,可以為我們自己贏得更多可貴的朋友。
挖掘快樂之源,快樂要自己找,它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生活中有很多讓人快樂的事物,你都可以去發掘。學習一種外國語、和朋友分享新的思想、去運動、參加有意義的社團、抽空去度假,這些快樂的途徑,所費不多,卻需要你運用智慧去享受。隻會坐著抱怨生活枯燥,沒有積極為自己創造快樂,那麼很快你就會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人了。
不要諷刺他人。冷嘲熱諷,不僅不能證明自己的聰明,反而暴露了自己是一個氣度狹窄、自大又無能的人。
貶低他人不等於抬高自己,真正受人尊敬的人,懂得認識每一個人的價值,不會輕易毀壞他人的名譽,而這種自重重人的性格,更是對自己有信心的表現。
對你很重要的事,即使他人不合作,你也要堅持到底,輕易妥協、隨便放棄理想的人,或許表麵看來處處都很和氣,可是這種絲毫沒有個性的人,往往不能得到人們由衷的佩服與喜愛。自認為值得爭取的事,一定全力以赴,這樣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進而喜歡自己的所作所為。
應努力增強感情的力量,冷淡自持,固然可以保護自己,可是與人交往,能用真心投入,產生同喜同悲的感受,這才是真正深厚的感情。不要怕流露感情,相反地,要更努力培養正確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
學習如何給朋友支援,自私自利的人,很難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隻有肯付出友情,肯幫助他人,樂於與人分享喜悅也分擔憂愁,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美好。
使用原則來觀察自己的人生,你是宇宙的唯一,有你自己的人生原則。你不需要模仿他人,也不必要扭曲自己。李四的帽子戴在張三頭上,未必合適,你的人生也隻有遵循你獨特的原則,才會活得快樂,活得好看。
喜歡自己,其實很簡單。你無需換上漂亮的衣服,變副討人喜歡的麵孔,說些迎合他人的言語,隻要你靜下心來,學習看重他人,看重自己,培養成熟獨立的個性,你就向“喜歡自己”這個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呢?
答案當然是:你自己。
你在忙著想贏得整體世界的肯定之前,別忘記先討好最重要的一個人——學會喜歡自己,接納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