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軟件企業將向互聯網轉型
賽迪評論
作者:汪曉菲
近日,華為發布了題為《用趨勢贏未來,數字化重構新商業》的行業趨勢報告,分析了未來傳統企業的發展趨勢——不向互聯網和大數據轉型的企業,未來必將死路一條。
在新技術帶來的商業模式變革大潮中,傳統軟件廠商麵臨兩大困境:一是軟件產品功能不夠強大,應用靈活度欠缺,無法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且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二是傳統軟件企業盈利模式遭受到雲計算、SDN、移動互聯網等新的商業模式和應用模式的衝擊。放眼全球,地理位置服務、移動社交網絡、移動金融服務、移動多媒體、移動閱讀、移動遊戲等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型商業和應用無所不在。
傳統軟件企業唯有向互聯網轉型才是擺脫這兩大困境的有效途徑。
首先,以用戶為中心,重新梳理自身業務全流程。互聯網是以用戶為中心,麵向全球規模最龐大的用戶提供產品及服務,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且盈利模式正逐步優化。在互聯網時代,無論是需求收集、產品構思,還是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營銷和服務等,都由企業和用戶共同參與。這一點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可有效避免軟件企業產品個性化特點弱的問題。
其次,以產品為中心,全麵提升企業創新研發效率。互聯網應用另一大特點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用戶能夠像使用水和電一樣通過互聯網使用軟件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基於互聯網的產品特性,企業可以隨時跟蹤用戶使用習慣、數據特征,隨時根據采集到的信息來更新產品,讓銷售和研發團隊深度融合,實現產品性能的快速提升、產品錯誤的快速糾正,從而大大縮短軟件企業研發周期,提高產品迎合用戶需求的精確度。
再次,以應用為中心,推進產品向移動化升級。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服務融合發展使得企業移動應用越來越普遍,移動應用將成為企業應用的主流。一直以來,傳統軟件企業對於移動化的便利和高效可望不可及。未來軟件企業的移動應用不僅能夠實現數據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業務的實時處理,通過移動改變工作模式,推動軟件企業的扁平化管理,驅動管理創新。
最後,以企業發展戰略為中心,拓展大數據業務和創新型產品線建設。對於軟件企業來說,數據信息的挖掘和經營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基於海量數據的業務分析也將越來越重要。向互聯網轉型的軟件企業將充分挖掘企業產品研發、銷售、實施、運維、部署、升級、遷移所產生的一切數據,將所有商業活動數字化,並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做到深入洞察客戶需求、精確產品研發、精準市場營銷、科學管理決策等。
當下,新興技術信息化賦予了軟件企業很多新特性,圍繞軟件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企業的管理、運作、銷售、研發、運維、服務模式都將發生根本性改變,一切將根據互聯網的特點進行重新定義。因此傳統軟件企業要在新技術爆發的時代生存,必須順應新技術帶來的新模式,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向互聯網公司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