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年輕人在求職麵試中與招聘人員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你敞開心扉,展示自己知識、智慧、能力和氣質的一個主要渠道。恰當得體的語言無疑會增強你的競爭力,幫助你獲得成功,反之,不得體的語言會損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競爭力,甚至導致求職麵試的失敗。那麼,在求職麵試中要注意哪些影響自己成功的忌語呢?
不願意主動說話
麵試中,求職者出於種種顧慮,不願主動說話,結果使麵試出現冷場。即便能勉強打破沉默,語音語調亦極其生硬,使場麵更顯尷尬。實際上,無論是麵試前或麵試中,求職者主動致意與交談,會留給主考官熱情和善於與人交談的良好印象。
說話時自信心不夠
“你們要不要女的?”這樣詢問的女孩,首先給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麵對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單位正好“順水推舟”,予以回絕。你若是來一番非同凡響的介紹,反倒會讓對方認真考慮。
“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於坦誠,或急於得到“兌現”,一見招聘人員就說這麼一句,弄得人家無話可說。因為一般情況下,不得不要外地人,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要,這要看你的實際情況能否與對方的需求接上口,讓人家覺得很有必要接納。
對自己誇誇其談
麵試中對自己經曆及能力的表述簡明扼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像開話匣子般沒完沒了地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為主”。求職者要講究實在,言簡意賅,不可大包大攬地做太多的口頭承諾,說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
沒有擺正位置
一次麵試快要結束時,主考官問求職者:“請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這位求職者欠了欠身,開始了他的發問:“請問你們的規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請問你們董事會成員中外方各有幾位?你們未來五年的發展規模如何?”
參加求職麵試,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像這位求職者,就是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提出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應當提問的範圍,使主考官產生了反感。
不分對象地大倒苦水
求職不是訴苦會,更不是救助會。有些求職者在麵試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人家一提問,便借回答之際大倒苦水,大談自己曾經曆這樣那樣的不幸,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人家的同情,反倒讓人倒起胃口!每個人都有倒黴的時候,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一味地倒苦水,或許能換取別人的同情心,但把這一手法一廂情願地運用到求職麵試上,那一定會慘敗。當然,主考官也有同情心,但稱職的主考官絕不濫用這種同情心。
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
主考官常常會問:您性格上有什麼弱點?您在事業上受過挫折嗎?有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其實這種回答常常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沒有人沒有弱點,沒有人沒有受過挫折。隻有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點,正確地認識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提一些低級問題
求職麵試不是入學麵試。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綜合素質,而同時你也可以問一些與你所學的專業相關的問題,或者問一些企業工作製度等問題。
但在發問之前,你必須好好想想你將要問的問題是否有現實意義,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級的甚至是幼稚的問題。比如像單位裏是否24小時供熱水?辦公室內是否有衛生間?單位平常是否組織大家旅遊等等,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麵試砸了鍋。
迫不及待追問待遇
“你們的待遇怎麼樣?”“工作還沒幹就先提條件,何況我還沒說要你呢!”談論報酬待遇,無可厚非,隻是要看準時機,一般在雙方已有初步意向時再委婉地提出。
使用麵試官聽不懂的時尚語
年輕人追求時尚並不是件壞事,但時尚從某種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對現實的反叛心理。有些年輕人知識能力比較一般,但對時尚卻很著迷,平常說話也總喜歡使用時尚用語,結果到求職麵試時也無所顧忌,動輒用很時髦的網絡時尚用語和主考官“兜話題”,以為這樣做既能彌補自己知識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讓主考官認為自己很“前衛”,實際上,這樣隻會讓主考官覺得你語言輕浮,愛賣弄,而不會被相中。
不知如何結束話題
很多年輕的求職者麵試結束時,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其實,麵試結束時,作為求職者應該這樣做:表達一下對應聘職位的理解;充滿熱情地告訴求職者對此職位感興趣,並詢問下一步是什麼;麵帶微笑地謝謝主考官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