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湖北省省運會背景下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研究(3 / 3)

石岩和蘭自力在《台灣民俗體育現狀探析》一文中研究台灣民俗體育經曆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並在一個較長的曆史時期內得到較好的傳承與發展。但近幾十年來,台灣民俗體育因台灣社會結構急速的變遷、生活繁忙、人力缺失及人力資源費用昂貴,民眾無充足精力再去參加民俗體育活動,台灣民俗體育的傳承與發展出現瓶頸。台灣民俗體育與祖國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兩岸人民有著極其相似的身體運動文化習慣,緣於這種淵源,應大力促進兩岸體育交流,尤其是民俗體育方麵的交流與合作,來激發兩岸同胞的民族傳統文化認同感,為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做出積極貢獻。

2.3湖北省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現狀

據第五次場地普查的數據庫統計顯示,湖北省共有各類體育場館33,123個。其中標準場館15,773個,占總場館數額的476%,非標準場館17,350個,占總場館數額的524%。平均1,812個人擁有一片體育場館。湖北省各類體育場館總占地麵積為69,242,949m2。其中標準體育場館的占地麵積為44,736,027m2;非標準體育場館的占地麵積為24,506,922m2。人均體育場館占地麵積為115m2。湖北省各類體育場館總建築麵積為3,665,583m2。其中標準體育場館的建築麵積為3,379,261m2;非標準體育場館的建築麵積為286,3221m2。人均體育場館建築麵積為0061m2。全省各類體育場館總場館麵積為54,040,285m2。其中標準體育場館的場館麵積為35,183,085m2;非標準體育場館的場館麵積為18,857,200m2。人均體育場館場館麵積為09m2。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省曆年累計投入的體育場館建設資金為603,9459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為157,94361萬元,占投資總額的262%;單位自籌368,4119萬元,占投資總額的610%;社會捐贈8,701325萬元,占投資總額的14%;體育彩票公益金15,17441萬元,占投資總額的27%。

人均體育場館麵積09m2,才剛達到1984年原國家體委和建設部下發的《城市公共體育運動設施用地額指標暫行規定》中規定的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均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麵積應為072-11m2的標準。而此次普查全國人均體育場館麵積為103m2。湖北省人均場館麵積與全國人均麵積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還遠不能滿足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3.結論與建議

影響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場館自身的數量、質量、分布情況、資金投入以及交通狀況,還走政策、法律法規、群眾的自身素質和管理者的經營理念。

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應打破舊有體製,改變舊有觀念,走市場化運作之路尤其是在湖北省運會後,雖然各體育場館在資產規模!內在結構!市場定位!隸屬關係和管理方式上會有很大差異,但發展方向應該是同一的,市場化管理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同一的要搞好體育場館的賽後管理工作,不僅要通過宏觀微觀形勢的分析,給予自身正確的市場定位外,還應該從場館的建設初期起,就積極創造符合市場化管理的硬件和軟件等各方麵的基礎條件。(作者單位: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啟安.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的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及可持續利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山東:曲阜師範大學,2008年

[2]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

[3]張大超,彭金洲,張瑞江.中外現代大型體育場館管理體製的比較.體育學刊2004.5月

[4]顧東梅.高校體育場館專業化管理模式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