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湖北省省運會背景下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研究(2 / 3)

體育場館的管理與經營主要包括三個方麵:一是體育場館的規劃布局與建設,主要指場館建設規劃布局是否合理;二是體育設施的保護管理,主要是管理和檢查體育場館設施的被侵占和被破環的現象;三是體育場館開發利用的管理,主要指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經營的問題。經營和管理是體育場館的重要職能,管理是以促進體育場館的管理者積極而有效地進行工作為目標;經營是指合理並有效地用體育場館的有限資源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王國尊的學位論文中寫到,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大型體育場館是都由政府投資興建的主要是因為大型體育場館多為基礎性體育設施,其投資規模大、投資效益低、資金回收周期長,因此造成社會資本不願投資這些大型體育場館。當前我國體育場館中國有約占75%,集體約占12%,個體約占5%,外資約占5%,其他約占3%,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國有投資。由此可見,我國體育場館建設缺乏社會資本的參與,投資結構單一,這些都是造成後期運營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國外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研究現狀

邁克爾·利茲、彼得·馮·阿爾門在《體育經濟學》一書中指出,NBA各俱樂部的場館經營收入主要包括:豪華包廂租金、場地使用特許權、停車費、場地廣告和命名權,其他場地活動收入,約占總收入的28%左右。

BernardJ.Mullin在《體育市場化》(英文名《SPORTMARKETING》)一書中指出,每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一定類型的場館,它是體育產品中確定的一個部分。體育市場中的分銷結構首先要關注的是場館(它的位置、布置、通路和方便的設施),而不是市場分銷渠道。許多精明的體育場館的老板都靠出售體育場館內的廣告空間和綜合利用來獲得收入。

李偉民在《體育營銷導論》中指出:“在歐美發達國家,體育場館管理者大多認為體育是社會公益事業,其經營是非贏利性經營,因此,大多的體育場館其經營僅僅是為了保證維持其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為保證體育場館的經營,除了政府提供資助外,更多地是靠其自己的運作,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他們通過租賃場館舉辦活動、出售健身會員卡、辦健身俱樂部等方式進行開發利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歐美發達國家在走“運動一公園一休閑一旅遊一辦公”一體化的經營管理的發展之路。在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興建起眾多的體育場館,這樣就可以把運動與旅遊、休閑結合起來,再通過舉辦各種的國際大賽,吸引世界各地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並且促使其它國家的運動員也到澳大利亞提前訓練,從而促進健身娛樂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在很多歐美發達國家,把體育場館和辦公大廈建在一起,使在大樓裏工作的人們更加方便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體育場館的這種一體化經營,不但改善了體育場館的外部環境,而且使運動與休閑、旅遊、辦公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既提高了土地和公共設施的使用率,又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因此這種—運動一公園一休閑一旅遊一辦公一體化的體育場館,將是今後體育場館經營發展的主要方向。鄧鳳蓮在《河南省民俗體育旅遊資源的優勢與開發對策研究》一文中認為民俗體育旅遊是一種高層次、高品位、高參與、體驗性的文化旅遊,是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作者以河南省民俗體育旅遊資源為研究對象,河南節慶中、婚俗中、民間歌舞與遊藝活動中的民俗體育活動內容,共同構成河南民俗體育旅遊資源的優勢,成為滿足體驗經濟時代遊客需求的獨特資源。探討河南民俗體育旅遊資源的開發對策,可以為河南旅遊事業的發展以及經濟振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