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維語外來詞對比
語言文化
作者:羅婷
摘要:通過語言接觸所產生的外來詞不論是在漢語中還是維吾爾語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對比和分析漢——維語外來詞的類型,異同處,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這兩種語言中外來詞的特點以及其反映出的深層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內涵。
關鍵詞:維漢外來詞;對比;漢化
1.維漢語外來詞的類型
1.1漢語外來詞的類型
對於漢語外來詞的分類,學界可謂百家爭鳴,筆者查閱大量相關資料,並且根據李彥潔在其博士論文中給出的漢語外來詞的定義,漢語外來詞是“詞義源自外語,詞的形式(包括語音形式和書寫形式)的全部或部分來源於外語並在漢語中經過一定程度的改造而漢語化了的詞語。”,大膽將漢語外來詞進行以下分類。
1.音譯型外來詞。包括:
(1)純音譯詞,比如:Carnival——嘉年華; microphone——麥克風;(2)音義兼顧譯詞,比如:Coca-cola——可口可樂;TOEFL——托福;(3)半音半意譯詞,比如:hula-hoop——呼啦圈;Wall-Street——華爾街;(4)音譯加類別名的譯詞,比如:beer——啤酒;bar——酒吧。
2.非轉譯意譯型外來詞。所謂轉譯,即在對外來詞的翻譯過程中,並非把源詞組成部分逐個翻譯成漢語,而是根據外來詞的“義”運用漢語本身的詞義進行翻譯。比如“violin——梵婀玲——小提琴”這組詞彙,當把violin翻譯成“梵婀玲”時,它屬於音譯型外來詞,當翻譯成“小提琴”時,屬於新造詞。雖然“梵婀玲”和“小提琴”都是對“violin”的翻譯,但兩者是不同的詞類。這樣的詞有很多,比如:“microphone——麥克風——話筒”等。非轉譯意譯型外來詞,比如:White House——白宮; Superman——超人等。
3.借形式外來詞。
(1)日源漢字詞。即將日本用漢字書寫的詞借來但仍按漢字字形使用。比如:俳句,物語,低迷,家政,空調,料理等。
(2)字母詞。不僅借用了外來詞的形,還借用了它的音和義。這類詞通常為縮略詞,比如:WTO,MBA,IT,USB接口,PH值,ATM取款機等。
1.2維吾爾語外來詞的類型
同漢語外來詞一樣,值得探討的是對意譯詞的界定。有的學者認為在維語中單獨“義”的借用,在維吾爾語中被看做新造詞而不是外來詞或外來詞。譯意詞不應該劃在外來詞的範圍之內,而屬於新造詞的範圍之內。本文認同這種觀點,維吾爾語意譯詞不屬於外來詞的範疇,所以,維吾爾語外來詞主要為音譯詞。
2.漢維外來詞特點的對比
2.1漢維外來詞的共同點
1.漢維外來詞的發展曆程基本相同。兩種語言在古代都受到長時間的外傳宗教的影響,從而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詞進入詞彙係統;在近現代都興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從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借入了科學,文化等各方麵的術語;在改革開放後,都引入了大量英語外來詞,字母詞。
2.在詞彙方麵,外來詞增加了本體語言的同義詞。外來詞的借用是豐富和發展同義詞範疇的一個能產方式。由於外來詞借入本體語言,產生了大量的同義詞或等意詞。
出租車——的士公共汽車——巴士獼猴桃——奇異果
朋友——
3.在語法方麵,外來詞詞綴進一步豐富了派生法構詞方式。在現代漢語中,類詞綴的存在是現代漢語的一個重要特點,可分為前綴和後綴。
轉基因 ——轉基因產品,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水稻
(波)接在名詞後,構成表示位置,地點及場所的名詞。比如:
2.2漢維外來詞的不同點
1.在對外來詞的界定上,兩者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現代漢語中,學界普遍共識是將非轉譯意譯型外來詞納入外來詞的範疇。在現代維吾爾語中,大部分學者不認為意譯詞是外來詞的一種,而是將他們歸納進了新造詞。比如將(green food)、(hot line)、(supermarket)等詞看作是個新造詞,而不是外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