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間導視係統中的圖形設計研究
藝術之窗
作者:歐陽倩茜
摘要:在城市導視係統中,一套清晰合理的圖標能夠直觀地提供給人們正確的信息。本文重點介紹了國外具有代表性的圖標設計範例,並從圖形的基本功能出發闡述了圖形設計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城市導視;圖標;標準化;人性化
城市作為一種巨大的公共空間結構,包含了各個不同的場景,每個場景所包含的內容,往往比人們所能感受到的要更加豐富,隨著現代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城市空間中需要正確的導視信息作為指引人們行動的指南,而城市導視係統作為空間與人的交流媒介出現,它指引著人流進行合理地流動,並和諧地處理人、空間、城市之間的關係,從而營造和諧的城市空間環境和清晰的城市尺度。
通常來說,文字在導視中是最直觀的信息,但往往由於受眾的接受水平不同,文字在信息傳達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圖形標識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彌補文字傳遞信息的不足,較為直觀地、準確地把信息傳達給受眾,如公共設施標識係列(餐廳、洗手間、車站、消防通道等)、交通警示係列(注意行人、雙向行駛、注意危險等)都可以直接用圖形代替文字來表達信息。因此,導視係統中的圖形元素,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可視範圍內為無法準確了解文字的受眾提供了更為直觀的信息。
現今國際上提倡使用標準統一的圖形標識符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10年頒布了《公共信息導向係統第1部分:示意圖和導向圖的設計原則及要求》(ISO28564-1)國際標準。近年來,我國對於導視係統中的圖形符號也有了更專業性、科學性、標準化的深入研究。2006年8月4日我國頒布了關於圖形符號的國家標準——《公共信息導向係統要素的設計原則與要求——第1部分:圖形標誌及相關要素》(GB/T20501.1—2006)。這項新標準現在正作為國家推薦性標準在使用。
而隨著圖標的設計體係愈發成熟,形式逐漸多樣化,圖標已經不再隻為發揮信息傳遞的功能而存在,它與圖形藝術進行了融合,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因此,許多設計師在標準圖形符號的基礎上,在科學合理的尺度範圍內,將圖形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相統一,進行創新性和有針對性的設計,根據環境因素和受眾不同的情況,對圖形符號進行了合理的再設計,讓圖標既有獨特審美,又有清晰的指向功能。
1.在導視中,通過細節上的處理使圖形與字體相互統一和融合
在導視設計中,圖形標識與字體為兩個相互影響的部分,但通常它們本身並不存在緊密的聯係。近年來,設計師為了追求風格的統一,在設計導視時開始更多地考慮如何將圖標和文字風格盡量做到一致,防止受眾產生視覺衝突。由五角設計公司(pentagram)設計的New York城市導視係統,使用了專門為此項目配置的Neue Helvetica DOT字體。在圖標設計這一部分,設計師將導視字體的特點置入圖標的設計中,圖形中較細的部分與字體的筆畫寬度相匹配,字體的轉角弧度與圖標的轉角弧度達到一致。這套圖標滿足了與字體融入一體的要求,巧妙地做到了在細節處圖標與字體完美銜接與統一,在整個導視係統中與其它組成元素相得益彰。
2.運用嚴格的製圖規範,追求更科學理性的圖形規範近年來一套名為:“Wayfinding Sans Symbols”的導視圖標以其嚴謹科學的設計標準受到了導視設計界的關注以及眾設計師們的歡迎。這套圖標的總數超過400個,包括公園、飛機場、學校、運動場、辦公空間、博物館等十幾個公共區域。不僅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同時對於每一個領域的圖標設計研究都十分深入。比如在交通圖標這部分,設計師為了避免箭頭指示不清晰從而引起方向指向混亂的問題,僅僅是箭頭就設計了60餘個,其中包括4組不同設計形式的箭頭。我們就其中一組箭頭形式進行分析:標準箭頭共有28個,除了最常見的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東北八個方位的指向箭頭之外,還設計有弧形拐彎箭頭、3D箭頭等以滿足不同路況和地圖的需求。同時,這套圖標十分重視細節的表現,設計師通過研究人的視覺習慣將箭頭與箭身銜接的位置刻意加粗,從而使箭頭的指向性、功能性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