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些事總是不圓滿,事事過於圓滿,反而不現實,有得必有失。接受世界的原本麵貌,我們所能做的是不斷充實自己,改變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追求幸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人們短暫的一生中,盡可能發揮所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關鍵還在於自己。
2.幸福的內涵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說:能夠自得其樂,感覺到萬物皆備於我,並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的擁有就在我身——這是構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容。人隻有懂得滿足,才會真正地感覺到幸福。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無法完全的依靠別人。獲取幸福的錯誤辦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人們錯誤地以為這樣就可以獲得幸福,可是幻想一旦打破,人們得到的是更多的痛苦和傷害。
3.幸福與自由
一個人幸福不幸福,不在於他人,而在於自己本身。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隻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犧牲自由,一個人也就喪失了獲得幸福的權利。自由與幸福是完整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
生活中的很多煩惱不是別人或者社會強加於我們的,很多時候,是我們渴望的太多,而覺得回報的太少,由此帶來的心理落差造成的。內心的滿足和強大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而且這種感覺完全是金錢所無法比擬的。懂得生活的人,需要的是學會獨處,追求自由,適當地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間。自由中自有一種自我的力量,可以挖掘出自身豐富的寶藏。如果利用得好如虎添翼,如果被它左右則會崩潰,生活成為散沙。
五、 結語
一個人的生命也許是短暫的,但是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裏創造的價值與藝術卻是無限的。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運用生活中的智慧,不斷地追逐自由與幸福,實現人生的理想與抱負。(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參考書目:
[1]林語堂. 美國的智慧.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2]劉俊青. 生活中的智慧.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9
[3]叔本華. 人生的智慧,韋啟昌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D(〗藝術之窗〖=〗〖=S(〗藝術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