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1933年上台之後,國家社會主義和衝鋒隊為施陶芬貝格的職業生涯提供了發揮才幹的空間。年輕的施陶芬貝格也被納粹所宣揚的國家社會主義和希特勒的“個人魅力”感染,成為衝鋒隊的成員,反對虛弱的魏瑪共和國。他對於帝國軍隊和民族運動之間的聯係深信不疑。1936年施陶芬貝格全家遷往柏林,他也在柏林軍事學院接受了進一步的培訓(1936-1938),1939年被從第6裝甲旅調至總參謀部。
1939年當德國以進攻波蘭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施陶芬貝格開始懷疑希特勒:在他看來希特勒不過是一個小市民,傻子指揮戰爭。作為帝國軍隊的軍官他陷入了兩種感覺的鬥爭中:一方麵要在戰爭中證明作為士兵的價值,而另一方麵他也意識到希特勒在軍隊準備並不充分下實行的“閃電戰”的危險性。希特勒的胃口愈來愈大:在成功地占領了波蘭之後,1940年初開始攻打法國,一年之後開始進軍蘇聯。施陶芬貝格對於希特勒的“領袖才能”作如此評論:作為士兵我們首先得贏得戰爭(士兵的職責),當我們凱旋而歸的時候,我們要清除家裏的瘟疫(希特勒),因此他曾經極為擁護納粹黨和希特勒。
1943年春的一天早上,幾架美國戰鬥機從突尼斯的一條海岸公路上空呼嘯掠過,將雨點般的機槍子彈傾瀉在德國的一列車隊上。卡車燃起了熊熊烈火,滾滾的濃煙飛散在沙漠上空。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倒在屍體堆上,施陶芬貝格上校是德軍中一個善戰的人物,很受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的欣賞,此刻他受了重傷,正掙紮著試圖保全性命。
施陶芬貝格立即被送往了慕尼黑的一家醫院,並得到了最好的治療。然而,他在這次襲擊中失去了左眼、右手和左手的兩個手指。他的雙腿也嚴重損傷,醫生們擔心他再也不能重新走路了。從死亡邊緣撿回一條命之後,施陶芬貝格決定戰勝殘疾。他拒絕服用任何止痛劑,學會了自己穿衣服、洗澡和用剩下的3個手指寫字。夏天還沒過完,他便要求回部隊。醫護人員對這位病人的頑強都感到十分驚訝。但是施陶芬貝格上校頑強的爭取康複並不是為了再替納粹頭子希特勒賣命,他打定主意要設法暗殺希特勒。他曾經擁護納粹,但是納粹的種族屠殺行為以及希特勒使歐洲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做法讓他感到厭惡。希特勒正在拙劣的指揮戰爭。在一次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施陶芬貝格曾問一位朋友:“希特勒的大本營裏難道沒有一位軍官能夠用槍殺了那頭野獸嗎?”躺在醫院床上,施陶芬貝格意識到這件事應由他去完成。希特勒認為施陶芬貝格很有個人魅力和頑強的精神,因此任命他為德國本土兵團的參謀長。
不管在任何時候,希特勒在其國內都有反對他的人,隻不過希特勒運氣好,雖然有幾次刺殺,但是他都逢凶化吉了。
加上希特勒跌跌撞撞居然打敗了蘇聯,現在雖然沒有完全奪取歐洲 ,但是絕大多數德國普通民眾對於希特勒還是歌功頌德的,如今德國控製的領土比之前德國本土不知道打了多少倍,他們非常感謝希特勒為德國開疆拓土,三十年前他們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失敗了,今天他們認為就算不能獲得整個歐洲,他們也不會失敗。
但是還有有很多反對者不認同希特勒,雖然因為一次由此的勝利,讓他們無數次放棄刺殺,因為他們不知道殺掉了是不是更好,施陶芬貝格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今天他相信殺掉希特勒結果會更好,戰爭打到今天,德國傷亡在800萬以上,戰德國人人口的九分之一。
而且戰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因此隻有希特勒死掉了,戰爭才會結束,而且英美等國家始終是白人、基督教徒國家,不管怎麼樣總會好一點。
施陶芬貝格相信白人不相信黃種人或許證明它本身就有種族偏見,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打算幹掉希特勒,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因此一場針對希特勒的陰謀就此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