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中東戰爭(一)(1 / 2)

希特勒很快就拒絕了土耳其的要求,對於土耳其他明白的很,這個過節啊之前叫他加入自己的陣營,卻一直不予理睬,首鼠兩端,現在還想自己幫他們,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希特勒必須考慮中國方麵的感受,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中國方麵。另外還有一個他自己也厭惡的理由,那就是自己可能是猶太人,或者有猶太人的血統,這個概率實在太大了,所以他也沒有理由為了一個首鼠兩端的土耳其去開罪中國和猶太人,土耳其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埃及盡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卻又自治的資格,所以他還有有一定的主權,他也想英國交涉,希望英國取消以色列自治,但是英國方麵表示不願意插手這件事,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自己解決。

實際上英國人的考慮是不放棄那筆巨款,要不然英國怎麼再次崛起呢,但是他也希望巴勒斯坦人能狠狠的教訓一下猶太人,所以他的回答是模棱兩可的。

而阿拉伯、波斯也就是伊朗紛紛的譴責以色列的行為,表示那片領土是巴勒斯坦人的,跟猶太人沒有任何關係,要求猶太人放棄獨立,否則對猶太人不客氣了。

接到這樣的要求,自然被以色列政府無視了,跟巴勒斯坦人的對抗越愛越嚴重,本-古裏安認為隻有將這裏猶太人以外的所有其他人驅逐才可以建立一個強大而穩定的以色列國,而且得到英美的支持,他就無所顧及了,武器彈藥源源不斷的運抵這裏,部隊已經擴充到了8萬人。

9月5日,在警告無效後,中東國家開始驅逐所有的猶太人,沒收他們的財產,這使得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武裝衝突越來越嚴重,以色列方麵越來越不克製。

現在的以色列控製這所有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地區,南靠埃及,東靠約旦,北麵靠這黎巴嫩,西部則是地中海,以色列全境屬於一個易攻難守的狹長地帶。

黎巴嫩原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前16世紀以後,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統治。後被亞曆山大大帝占領,並於公元前198~前82年成為塞琉西王朝的一部分。公元前64年被並入羅馬帝國。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後,黎巴嫩成為拜占廷帝國的一部分。7世紀中葉以後,黎巴嫩為阿拉伯帝國所統治。11世紀末,十字軍侵占了黎巴嫩;十字軍被趕走後又為埃及所統治。1516年,黎巴嫩淪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地。16~17世紀,黎巴嫩人民多次舉行起義,反對土耳其蘇丹和當地封建主的雙重壓迫。17世紀初,法赫魯丁二世勢力增大,新建了一支軍隊並實行社會改革,建立起事實上獨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軍壓境,法赫魯丁二世投降並被處死。18世紀末,貝希爾·謝哈布二世繼承法赫魯丁二世的未竟事業,利用農民起義鏟除了幾個強大的封建家族,將統治權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他與反抗土耳其統治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結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1840年埃及軍隊從黎巴嫩撤退後,英、法兩國為爭奪黎巴嫩的市場,不斷挑起基督教馬龍派與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之間的鬥爭。土耳其乘機於1842年重占黎巴嫩,並將黎巴嫩分為兩個省,北部由親法的馬龍派封建主管轄,南部則歸親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統治。1860年,黎巴嫩發生馬龍派教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法國出兵幹涉。此後黎巴嫩成為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由土耳其政府任命並經法、英、俄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1920年,聖雷莫會議把黎巴嫩劃歸法國委任統治。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為共和國,頒布了憲法,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1941年11月,法國自由軍進駐黎巴嫩,並宣布結束委任統治,黎巴嫩獲得形式上的獨立。但實際上依舊被法國抵抗軍控製,另外英國在此駐軍防範德軍借道土耳其進攻中東,夾擊埃及。

英國將黎巴嫩以一億英鎊交給了猶太人,實際上是慷他人之慨,當然對於英國來說現在他們需要錢,另外也想挑起中東國家和當地人對猶太人的仇恨。

英國的想法是讓以色列永遠靠著他,這樣就源源不斷的有錢花,還有在主動地利益代言人,另外一個處在戰爭之中的以色列不可能很強大,那狹長的國土,易攻難守,沒有強大國家的保護別說富國強兵,就是能保存下來都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