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蘇聯十分的危險,蘇聯需要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盟友,特備是那些同情他們的人,因此他必須占據道德的製高點,對付中國政府他們可以說中國政府是資本主義挑起下層人民的仇恨,但是對於信仰一樣的社會黨征召就不能完全奏效了。
偽圖瓦軍雖然兵力略少於中國軍隊,但是社會黨領導人擔心的不是這些人去打遊擊,或者這麼利害,他們還是擔心圖瓦後麵的蘇聯,這才是殺手鐧,直不懂什麼時候就跳出來了,因此社會黨領導人們非常的小心翼翼。
社會黨領導人發現小葉尼塞河和赫姆奇克河以南的人居然全部遷移了,他們知道蘇聯人是要堅壁清野,社會黨人並不急,他們從內蒙古遷移了一部分蒙古牧民過來,這些蒙古牧民是從各部抽調出來的,雖然開始老大不願意,但是看見這裏水草豐茂很快就適應了,至於戰爭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這裏有大量的軍隊在這裏,真要打起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撤離。
蘇軍駐紮在薩彥嶺以北,密切的觀察圖瓦的局勢,不過他們跟偽圖瓦政府一樣,發現中國的軍隊居然占據赫姆奇克河和小葉尼塞河以南之後居然不再進攻了。
他們有種追悔莫及的感覺,圖瓦的首都克孜勒就在小葉尼塞河的南岸。
克孜勒建於1914年,1926年改名。城名是“紅色”的意思。 早於公元12世紀,克孜勒已經是柯爾克孜族人和蒙古人集居的地方,更是昔日蒙古帝國的重要城市之一。公元17世紀初期,後金(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極(清太宗)於大約1636年侵入漠南蒙古,“清”一國號正式成立後再侵漠北蒙古,克孜勒也被包括在內,屬外蒙古當時有管治權的唐努烏梁海地區最北端的城市,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1860年,西方列強開始入侵中國清朝瓜分勢力範圍,當時的沙俄帝國政府已經借“探險”和“采礦”為名,對唐努烏梁海進行殖民,引入大量俄國移民,為唐努烏梁海發展經濟。沙俄政府開始對克孜勒這一帶地區已經有侵奪之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外蒙古地區在沙俄的支持下獨立,建立“大蒙古國”。
自“大蒙古國”於1912年成立後,沙俄乘外蒙古獨立之機,直接向蒙古吞並唐努烏梁海,克孜勒也同時開始脫離中國,但不被當時的蒙古和中國承認。
及後沙俄於1917年經過十月革命後成立蘇聯,中國承機收回外蒙古地區,並趁當時的俄國混亂之際奪回唐努烏梁海地區。但不消數年又被蘇聯奪去,在1921年8月14日成立“圖瓦人民共和國”,定克孜勒為該國首府,中華民國政府不予承認。
克孜勒處於大葉尼塞河和小葉尼塞河的交界處,但是在小葉尼塞河以南,人口四萬多,也是現在偽圖瓦國唯一的一座城市,其他地方雖然叫城市但是還不如中國一個較大的村子的人多。
偽圖瓦政府將人全部撤走後,並沒有破壞這裏隻是將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但是中國軍隊現在居然占據這裏就不進攻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天氣漸漸的冷了下來,看天氣很快就要下雪了,中國軍隊不進攻,一直在修築工事,似乎沒有進攻反而害怕他們進攻似的,從望遠鏡鎮南關居然還可以看到有人在放牧,有軍隊還有蒙古人。
11月上旬圖瓦人就坐不住了,他們的房子和土地都在河南麵,已經半個月了,中國軍隊看樣子是不打算進攻了,到了冬季中國軍隊就更加沒有可能進攻了,萬一中國軍隊一直駐紮在這裏,那麼他們搞怎麼辦呢。
事實上王漢章原本是一定要拿下真個唐努烏梁海,但是社會黨表示非常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蘇聯了,如果強行攻擊恐怕損失很大而且還不一定能拿的回來唐努烏梁海地區,毛衛國建議暫時先放一放,先把路修通了再戰不遲。
王漢章仔細想了一下,在看看蘇聯人對領土的貪婪,根據自己的計劃,他最終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