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華軍再一次勝利,在外蒙古掌握了主動權,蘇聯真正的敵人是德國,目前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來處理外蒙古的事情。
庫倫大會戰結束後,戴安瀾、孫立人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乘勝追擊,一路將蘇軍驅逐出了外蒙古。
在喬巴山的蘇軍得知庫倫大會戰失利的蘇軍也撤出了外蒙古,返回中蘇邊境,在那裏蘇軍雖然依靠自身的優勢沒有失敗,但是損失也相當巨大,偽蒙軍損失3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滅,蘇軍傷亡也在八萬人。
雖然衛立煌沒有取得大勝,但是這並不代表衛立煌的能力有問題,王漢章因為物資緊缺,所以物資供應側重於戴安瀾他們,因此在武器裝備上衛立煌跟蘇軍沒得比,自然也難以取德突破性的進展。
而進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社會黨軍看庫倫大會戰取得勝利也就立即向盤踞在那裏的偽圖瓦人民共和國發起了攻擊。
中國空軍則在庫倫大會戰結束後移師這裏,幫助社會黨準備大戰。
這裏手蘇聯參透比外蒙古還要厲害,1921年,布爾什維克黨在唐努烏梁海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不久改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蘇聯承認其為獨立國家。曆史上的基曆1944年改稱“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被並入蘇聯俄羅斯聯邦。不過目前還沒有,如今華夏公開要求蘇聯歸還侵占中國的領土,蘇聯也不得不在這種緊要關頭顧忌中國的感受。
庫倫大會戰結束後,蘇聯退出了駐紮在這裏的軍隊。斯大林認為一個師並不能阻止社會黨軍的進攻,同時現在他已經無力在組織一起大會戰了,否則很可能要爆發全麵戰爭了。
中國方麵雖然全麵進攻的能力有限,特別是在大西北地區,地廣人稀難以征集到足夠的糧草來維持大軍的作戰,但是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種地步,蘇聯就不得不派出大量的軍隊防守邊境以應對中國軍隊的進攻了。
此時在唐努烏梁海地區有人口8萬餘人,大約5萬人為蒙古人種,其餘的為其他民族,主要是斯拉夫移民。
蘇聯雖然將軍隊撤出了了這一地區,但是並不等於放棄了這裏,蘇聯暗中繼續支持當地人反抗中國。
他們幾乎全民皆兵,打算依靠熟悉地形的優勢來擊退社會黨軍的進攻。
毛衛國在進攻烏蘇雅裏台之戰就看到了西北邊陲地區少數民族的彪悍,確實同內地漢民的溫順不可同日而語。
毛衛國打算先禮後兵,他派出了投效的蒙古人當作說客去油水,表示質押這些人歸順,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當地的斯拉夫人顯然不理會這一點,他們要求中國承認圖瓦政府和圖瓦的獨立地位,要求中國軍隊不得進駐圖瓦。
明顯這對社會黨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王漢章已經說了這裏以後就是社會黨的地盤了,今後要在這裏建立一個社會黨的國家,還有巴爾喀什湖等被蘇聯占據的領土,收回來之後也將納入社會黨的統治之下。
毛衛國並不能確定中國最終能夠打下中亞和西伯利亞,但是對於收複這些失地他是確信的,王漢章答應的地盤可以說是西北最富饒的地方了,他沒理由不心動。
雖然中國建立了聯合政府,但是有那一個政黨不希望有一個地方給自己然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誌去改造呢。聯合政府就是很多東西要跟其他人商量,肯定美譽哦自己完全做主好。
唐努烏梁海人拒不歸附,毛衛國就隻能動武了,現在空軍已經到位,他也就更加的有把握了。
而偽圖瓦政府知道中國不會答應,因此他們早早的堅壁清野,準備陣地戰打不過就打遊擊戰。
偽圖瓦軍共有四萬人,幾乎能扛槍的都扛上了,同時還有一部分蘇軍加入了偽圖瓦軍,他們主要擔當的是軍官,總之斯大林是不會輕易的讓中國得到唐努烏梁海地區的。
10月25日社會黨軍越過唐怒烏拉山向偽圖瓦首都克孜勒進攻,偽圖瓦軍在號稱小葉尼塞河北岸修築工事企圖阻止中國軍隊進攻。
蘇聯人認為在小葉尼塞河與中國軍隊對峙,加上河南地區已經實行兼壁清野,中國軍隊7萬人必定會因為補給困難而難以支撐,到時候他們在反攻,必定能一舉擊潰中國軍隊。
當然這也是目前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雖然蘇聯可以集中軍隊一舉攻滅這支中國軍隊,但是很多原因使得斯大林有所顧忌,除了國家安全的因素還有對方也是信仰相同的軍隊,斯大林之前在歐洲的所作所為已經激怒了歐洲的共產主義份子,如果再一次大規模的侵占別國領土,還因此殺了那麼多共產主義的信仰者,必定會讓蘇聯更加的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