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為了先於納粹德國製造出原子彈,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曆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整個工程取得圓滿成功。在工程執行過程中,負責人L.R.格羅夫斯和R.奧本海默應用了係統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縮短了工程所耗時間。這一工程的成功促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係統工程的發展。
而提到“曼哈頓工程”就不得不提橡樹嶺這個地方。橡樹嶺得名於長16公裏、寬3.2公裏的黑橡樹嶺山穀。二戰時期,德國一直試圖搶先研製核武器。如今在美國科學與能源博物館裏,展出著愛因斯坦於1939年8月2日寫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封信。信中表明,已有數位美國科學家提出核裂變的發現可以導致製造原子彈的可能。為了趕在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美國於1942年啟動“曼哈頓計劃”,其計劃實施的主要地點就在橡樹嶺。
為了實施這一絕密的核武器製造計劃,美國在橡樹嶺全力實施移民、搬遷、建設和科研工作,僅用了約一年半時間,這一荒穀便聚居了7.5萬人,成為田納西州第五大城市。根據“曼哈頓計劃”,美國在橡樹嶺建有三座核設施:代號為“Y—12”的設施主要用於分離鈾235;代號為“K—25”的設施則通過超大規模設備以更為經濟的方法分離鈾235;代號為“X—10”的設施為石墨原子反應堆。在很長時間內,這裏的工作人員與外界完全隔離,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都不知道他們所從事工作的最終目的。
橡樹嶺一譯“奧克裏季”。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東部坎伯蘭山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此修建了最早的鈾分離工廠及有關科研、實驗機構。美國投到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即在此研製。現以橡樹嶺研究所為中心進行核能、核物理的研究。還有45所大學共同合作的原子能研究設施和美國原子能博物館。
“報告,漢斯先生求見!”
“讓他進來,”王漢章說道。
“皇帝陛下,好久不見了!”漢斯來了一段時間也有了中國人的謙禮。
“請坐!”王漢章大概能猜到漢斯來的目的,但是就是不主動說。待漢斯坐定,王漢章讓人上茶。
漢斯道:“貴國的工業建設很喜人啊,你們的人民是我見過最勤勞的人民。”
王漢章微微笑道:“謝謝,在這裏生活的還習慣嗎?”
“很不錯,這裏有美味的東方食物,還有西方的食物,我都差一點不想幹活了。等戰爭結束了,我一定要在秦國逗留幾年,你們的食物實在太多了,每天吃5道菜,都不知道要吃多久才能把所有的菜式吃完。”
王漢章道:“那個你可以試試看了,我也很想知道。”
漢斯嗬嗬的笑了幾下道:“皇帝陛下,之前您說的那個天大的秘密是不是可以告訴我了。”
王漢章笑了一下道:“當然。”
“那就請皇帝陛下講吧!在下洗耳恭聽。”王漢章哈哈大笑,這漢斯還學會了用成語。
笑完之後轉入正題,王漢章道:“我要說的這個秘密是關於美國核武器的情況,也就是原子彈了,漢斯先生聽過嗎!”
漢斯心裏咯噔一下,他當然知道原子武器了,不過他沒想到王漢章也懂這個,還掌握了美國的原子武器研製情況。之前漢斯對王漢章研究了一下,發現王漢章確實很厲害,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就是這樣才一年的功夫從英日兩國嘴中奪取了緬甸還印度的一部分,現在又從中國遠征軍手中全麵接管了這裏,關鍵是還沒有人反對。
而王漢章手下的軍官基本上都來自原來的遠征軍,一年內要培養人脈,要訓練軍隊,要賺錢,要奪取行政大權,什麼事情都需要一起做,正常人很難辦到,漢斯不由得不佩服王漢章,為什麼地球上這麼多人,當皇帝的偏偏是王漢章,這不是運氣,而是努力加實力。
王漢章說道美國的原子武器,漢斯根本沒想過說王漢章是欺騙他的,漢斯相信王漢章一定是掌握了美國原子武器的情況。漢斯覺得自己要出頭了,雖然德國援助秦國,代價不小,但是德國還獲得了大量的石油,現在獲得了美國核武器研製的情況,這對德國來說是非常慶幸的,能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