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驅印行動還在繼續,世界上隻有英國一家反對王漢章建國,不過他們無力改變什麼,反倒是秦國現在驅逐印度人,這些印度人紛紛逃到英日的控製區,而大量的人逃到英國控製區,去英國控製區比較好走一些。
看著四處冒出來大量的難民,英國人現在是進不得、退不得,中國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現在英國要想在插手他們口中的殖民地緬甸和秦國控製下的印度,就必須跟秦國打交到。
英國要想打交道,就必須派大使,但是這樣就等於是承認了秦國的合法性,以後他們要是進攻秦國,那就是侵略,英國人自然不會這麼幹,因此英國人現在隻能看著秦國然後自己在一邊氣的吐血。
秦國的成立,一個新的強大的國家就此建立,龍雲也非常的高興,王漢章建國之後,再也不會有人對他束手束腳,王漢章就再也不必考重慶的感受。
龍雲知道很快就是自己在安南、交趾建國了,話說此時雖然還沒有建國,但是那種理想馬上就要實現的感覺令人十分的激動。
秦國正式掛牌成立之後,王漢章就開始著手整頓經濟了,要良好的發展經濟,就不能不用到貨幣,王漢章趁著德國第一批設備還沒有起航,立馬跟漢斯要求德國提供完善的紙幣印刷設備,除了要做的模版用的模具設備,另外就是印錢用的紙張,王漢章不希望這個紙還要從外國進口,因此要求德國提供完善的造紙設備和技術。
建立完善的工業,德國人知道王漢章需要什麼,所以除非特別的東西,王漢章也就不再提醒,要是德國人忘了,到時候在提醒也不遲。
國際上的大環境已經基本安定,至少目前還沒有能力威脅到秦國,王漢章立馬就開始改革內政。
王漢章知道一個國家要強大,除了工業,經濟還有就是文化,良好的文化是精神紐帶,他起到的作用是無形的。就像西方人戰爭要失敗了,他們投降不恥辱,但是東方則恰恰相反,這就是文化的作用。
王漢章的手下年輕力壯的,有思想,不迂腐的也就文人一個,因此他成為了秦國第一任內閣首輔。秦國的官製沿用了明朝的官製,官服也一樣。
現在秦國分為大理寺代表最高的審判機關,都察院則是監督機構,內閣則是負責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另外兵部的職責則類似於外國國防部,當然現在戰爭時期,王漢章自然還有設置參謀部,和戰爭時期總覽一切軍務的軍部,總之在軍事和官職上麵王漢章沿用了古代的官職。
不過在軍隊當中還是有用現代的軍銜製,高級將領,除了有現代的軍銜,功勞夠大,自然還有爵位了。
而對於恢複古代的官職,幾乎沒有人反對,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首輔,大家都覺得比那什麼國防部長,總理什麼的好聽多了,而且聽起來也更加的舒服。
在經濟方麵,王漢章承認私有製,保護人民的合法財產,不得私闖民宅,鼓勵任何人經商,辦實業,國家給予必要的支持。
所有人最關心的就是官員的財產和作風問題,中國曆史上所有的朝代都市被腐敗擊垮的,前朝不是還有一句話叫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嗎,腐敗之後滋生的是所有的問題,數不勝數,這自然不利於國家的強大、穩定和繁榮。
王漢章在大秦律中嚴格要求官員必須申報、公開自己的財產,每年兩次,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最後一個月申報。另外不允許裸官,王漢章不敢把希望寄在一個裸人的身上,秦國也不會悲慘到那種程度,要是那樣,那就是整個民族的悲哀了。
盡管有很多人質疑這一條,但是王漢章堅決執行,王漢章相信這些措施有助於打擊腐敗,要趁著現在腐敗還沒有蔓延,還在萌芽當中就將他們永遠的壓製或者消滅,不給他們生長和存在的土壤。
另外對受賄的官員懲罰要是極為的嚴厲,還有一點就是行賄與受賄同罪,王漢章這樣做就是有句話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要是一個人很有權利,那那些心懷不軌的人肯定會想盡辦法撘上這個官員,萬一官員被人誣陷,然後被要挾,恐怕後果會很嚴重,要是你行賄的人跟受賄的人同罪,相信很多人也會乖乖的本份起來。
針對官員法律頒布後,立馬收到國內外,特別是華人界的一致讚賞,特別是那些真心想為民族辦事情的人,法律出來後,他們就真的可以安安心心的為國家工作,不再需要擔心沒有賄賂領導或者上司,而得不到重用。那某些人打算通過賄賂來辦事的人也必須掂量掂量了,機會跟風險的概率是一樣的,有可能你一次賄賂,一輩子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