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 / 2)

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財會探析

作者:苑豔麗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由於其自身因素,使其經濟發展受到製約。本文針對目前大多數企業存在的財務控製能力差、管理模式落後等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企業管理 財務管理 財務方麵的問題

一、企業現狀

我國企業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於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對等因素的存在,使一些企業在財務的管理和控製方麵存在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其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麵臨巨大的困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 要生存、發展和盈利就必須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作為企業微觀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搞好財務管理,組織好資金運作,處理好財務關係,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而且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缺乏明確的產業目標,無法科學性投資。一是過分追求所謂的熱門,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外界條件,無視國家政策對企業的影響。二是對項目的投資、資金、時間以及讚助的來源等缺乏科學有序的安排,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將要發生的各種變化缺乏可靠的預測,倉促上馬,總是想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一旦國家加強控製的力度,建設資金就不能按時到位,企業就會麵臨倒閉的境地,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缺少資金,不易融資。目前我國企業由於規模小、資本少和技術差,在融資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的困難,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一方麵來自於企業自身的素養,一些企業規模很小,資金短缺、信譽度低;另一方麵,國有銀行對資產投資審批的權限不分散,而且現在存在很多不良貸款,不易收貸,另外國家在企業信用擔保體係方麵尚不健全,使得不良經營行為日益猖狂,為降低貸款風險,金融機構不得不謹重。其次,沒有民間融資渠道,資金問題的解決完全靠個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資成本高,風險也很高。這些都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3.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管理基礎薄弱。一方麵,企業目前的管理模式是權權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麵影響。一部分企業是個體或私營,這些企業存在嚴重的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無人了解,導致員工職責不分,越權行事。另一方麵,企業管理者不具備很強的管理能力,管理觀念陳舊,過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管理中一味地注重控製成本的絕對額,靠減少短期投入來提高企業利潤,造成很多無法挽回的損失。

4.財務控製不到位,內部控製製度缺失,財務監控不力。企業的管理模式使得企業在決策和經營管理方麵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缺乏一套比較規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控製方法。一是沒有嚴格管理現金,使資金過剩或匱乏。二是賒銷政策不嚴格,催收措施毫無存在感,應收賬款兌現不了或者很難周轉,資金回收更困難。三資產的流失和浪費嚴重。不少企業的管理者對各種資產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

5.財務風險意識薄弱。一是過度負債。一些企業不顧成本、不惜代價,不考慮自己償還能力,千方百計從銀行獲取貸款。一旦從銀行貸入的資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就會陷入,貸款,還款,再貸款的惡性循環中去。二是短債長投。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力度的環境下,企業通過固定資產進行貸款比較困難,有些企業將貸款用在其他方麵,將短期借債用於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企業流動負債大大高於流動資產,使企業麵臨極大的潛在支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