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視角下沉澱資金法律監管問題研究
電子商務
作者:張燕
摘 要:餘額寶自上線以來,因其高收益性而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然而,餘額寶並不是存款業務,而是典型的理財產品,其高收益性為支付寶汲取巨額的資金,隨之也附帶了一係列的問題。本文將重點探討由餘額寶可能帶來的沉澱資金的風險及相應的法律監管建議。
關鍵詞:餘額寶 支付寶 沉澱資金 監管
一、餘額寶的背景簡介
2013年6月17日,阿裏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正式推出了“屌絲理財神器”——餘額寶,一經推出,餘額寶吸納的資金規模及用戶數量創下了互聯網金融的奇跡。截止2013年12月31日,阿裏巴巴宣布,餘額寶的客戶數已經達到4303萬人,規模為1853億元,餘額寶最新萬份收益高達1.7869元、七日年化收益高達6.696%。
所謂餘額寶,實質上是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公司聯手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支付寶的用戶隻需將資金轉入到餘額寶賬戶中,就默認為自願購買天弘基金公司的“增利寶”貨幣基金,從而獲取比同期銀行活期存款高的多的投資收益。餘額寶的發展之所以如此迅速,還在於其不僅僅具有理財功能,還具有在線支付、轉賬等其它理財產品所沒有的支付功能。除此之外,餘額寶,作為理財產品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便捷性。使用餘額寶進行理財的最低資金限額是一塊錢,另外,隻要用戶有需要也可以將餘額寶賬戶中的資金隨時轉出。
根據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支付寶公司可以使用賬戶中的沉澱資金購買協議存款,所得的收益也歸屬於支付寶。因此辦法的限製,用戶存留在支付寶賬戶中的資金是不能獲得任何收益即便有也是非常低的收益率,餘額寶則改變了這一現狀,即用戶首次可以使用其在支付寶賬戶中的閑置資金購買貨幣基金從而獲得收益。
二、餘額寶帶來的沉澱資金風險
盡管2012年5月,支付寶公司獲得了基金支付牌照,但仍然沒有基金銷售資格,所以支付寶公司需要與具有銷售資格的基金公司合作。2013年6月19日,支付寶公司宣稱餘額寶上線六天,其用戶數已突破100萬。那麼,假設每位用戶的賬戶中有500元的餘額,在短短的一周內,餘額寶就能迅速吸收至少5億元的資金,這筆巨額的資金對任何一家基金公司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支付寶為何選擇與天弘基金公司合作呢?與支付寶合作之前,無論從總資產管理規模、積累的品牌等方麵,天弘基金隻是基金行業中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經仔細分析則不難得出,與一家中小型的基金公司合作,其實是支付寶進軍金融行業的戰略布局。
在基金銷售的過程中,用戶並未在基金公司開設賬戶,隻需將自己的資金轉入到餘額寶賬戶中即可完成購買的手續,其他必需的用戶資料則由支付寶向基金公司提供,除此之外,基金公司還通過支付寶的服務軟件阿裏旺旺向用戶提供服務。支付寶公司提供了如此細致的服務,令人意外的是卻不收取任何尾隨傭金。依據《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管理辦法》,支付寶公司可以簡便的使用支付寶賬戶中的餘額購買協議存款獲取收益,餘額寶的業務推出之後,支付寶由此獲得的收益將大打折扣。支付寶為何選擇做這樣賠本的生意呢。
筆者認為,提高用戶“黏性”,使其資金量不斷的壯大,為日後進軍金融行業打下伏筆,是支付寶公司推出餘額寶的真正目的。由於國家相關金融規定的限製,長期以來,用戶滯留在支付寶賬戶中的資金不能獲得任何收益,這不僅使支付寶公司不斷的受到社會各界的詬病,也大大的限製了其資金的規模。餘額寶的上線,一方麵是支付寶借助貨幣基金將存留在支付寶賬戶中資金的收益返還給用戶,另一方麵支付寶希望以高出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戶資金從銀行轉向支付寶賬戶從而其擴大資金規模,並減少向中國人民銀行繳納的保證金。根據支付寶接近8億的用戶規模和每天數十億元的交易金額,沉澱在支付寶平台的資金可能達到300億元之多,如果支付寶賬戶中沉澱資金的規模繼續擴大,其影響則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