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國人這方麵的缺點:你因為悶得慌,想在閣樓開一扇窗戶,周圍的人會勸你別開;你要是說“我受不了啦,要將房頂拆了!”周圍的人則會馬上建議你開一扇窗戶。
溫州人現在很有錢就是因為他們早幾年行動,早起的鳥兒捉蟲多嘛!他們靠精明去賺錢,一是在於觀念常新,二是在於他們有膽量。具體表現在關鍵時刻的孤注一擲。同樣有10萬元錢準備創業的人,一般的人會留下3萬元作為退路,而溫州人則會再借貸10萬元進行創業。
上海磁懸浮首列列車冠名權拍賣,被浙江民企新湖房地產集團以2090萬元高價競得,而新湖集團的競價對手上海大眾交通老總楊國平,舉到2080萬元就再也不肯加價了。其實,論資產實力,大眾集團遠比新湖集團要雄厚得多,它有20多億元淨資產,一年有2億多元利潤;而新湖的淨資產才1.6億元。由此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的膽略。
現在流行“膽商”的說法,認為“膽商”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很多實證表明,高學曆並不一定導致成功,學曆高隻是一種優勢。但很多高學曆者根本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取得應該的成功,這是為什麼呢?
“膽商”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出了智商。一項對1064名經理人進行的能力測試發現,“膽商”指數的高低是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參數,其次是情商。
如果說人生、事業、財富像一座座大山,那麼高“膽商”人士就會不畏艱苦,不斷攀登,把每一個困難都當成一次挑戰,把每一次挑戰都當成一次機遇,並最後傲立巔峰!
李書福有一個綽號叫“汽車瘋子”,如果再加一個的話,相信好多人會奉送給他一個“冒險王”。
“膽大包天”的李書福,從偷偷摸摸搞摩托,到“未婚先孕”搞轎車,在某些人看來,簡直是有點“肆無忌憚”,“不知道自己是誰”。
但李書福正是因為膽量過人,每一次竟然還都讓他搞成了,摩托牌照早就拿到了不說,汽車牌照在2001年底也拿到了。
李書福的生存空間就是他膽大包天、拳打腳踢拚打出來的,正是因為他比別人膽大,他才能搶先一步,搶得競爭先機。
當然,精明的李書福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爭取那些東西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最終也會是合法的。
4.做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男人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勤奮是成就大事業的不二法門,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越來越流行“膽商”的說法,認為膽商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越來越多的實證表明,男人擁有高智商並不一定能成功,智商高隻是一種優勢。很多高智商的男人根本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取得應有的成功。
丘吉爾曾經說過:“勇氣很有理由被當做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的德性。”這裏所說的勇氣,就是一個人的膽量、膽略、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力排眾議、破釜沉舟的決斷力。
想起十多年前,當初隻有幾千元進股市的炒家,幾年後就成為了百萬富翁;當初隻有幾百元去擺地攤的倒爺,十年後就成為了大老板。麵對他們的成就,好多男人都不服氣,會說當初我要是做,一定會比他們賺得更多。不錯!你的能力或許比他們強,你的知識或許比他們多,你的經驗或許比他們豐富,可是你當初為什麼就不敢去做呢?這既是膽識的問題,也是觀念的問題,因為陳舊的觀念束縛了你冒險的步伐。所以,你的觀念直接決定了你在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是!
自古蓋房子出售,都是先蓋好房再出售,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香港商界奇才霍英東卻在20世紀中葉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先出售,後建築”。這一打破常規的冒險行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使他邁上了由一介平民到億萬富豪的傳奇般的創業之路。
霍英東是中國香港立信建築置業公司的創始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個“奇特的發跡者”。“白手起家,短期發跡”“無端發達”“輕而易舉”“一舉成功”等等,這些議論將霍英東的發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霍英東的發跡真的神秘嗎?不,他主要是運用了“先出售、後建築”的冒險高招。
霍英東做生意有一個可貴的品質,那就是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來發展自己的事業。20世紀50年代朝鮮停戰以後,霍英東慧眼獨具,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點,認準了房地產業大有可為,於是毅然傾其多年的積蓄,投資到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比較大膽和冒險的行為,如果失敗,他可能會血本無歸,傾家蕩產,但幸運的是,他賭對了。從1954年開始,霍英東著手成立了立信建築置業公司,每日忙於拆舊樓、建新樓,又買又賣,大展宏圖,用他自己的話說,“從此翻開了人生嶄新的、決定性的一頁!”